到家后徐氏已經準備好了豐盛的午飯,劉水生也從掌柜家拜完年回來了,按照過年的習俗,正月里面不能餓肚子,不然這一年都會餓肚子。
吃飯時張平安和家里人說了拜師宴的事情,就定在正月初十。
徐氏驚的連筷子都放下了,追問道:“兒子,真的嗎,這次不會再變了吧?”
張老二也放下碗筷凝眉問道:“韓舉人確定收下你嗎,如果定下來了的話,那咱們得準備拜師禮了。”
張平安只好把事情經過再重復了一遍,笑道:“爹,娘,你們就放心吧,這次應該沒什么問題的。”
張老二聞言也咧起嘴角笑起來,起身道:“這事真是多虧祖宗保佑了,要是咱們在村里的話還能去祖墳那里祭拜祭拜,在府城也沒這個條件,不過祭品還是不能少的,三娘,正好還有一只雞沒燉,你等一下吃完飯把它蒸了,咱們得拜一下祖宗。”
徐氏早就笑得合不攏嘴了,“成,正好家里還有臘肉,魚和酒也有,挺豐盛的,夠祖宗們吃個飽。”
張平安拉著自家老爹坐下,無奈道:“爹,咱們先吃飯,吃完飯再做這些也來得及。”
張老二這才順勢坐下,笑道:“聽我兒子的!”
劉水生笑著嘖嘖打趣道:“平安現在真是出息了喲,兄弟我以后就靠你了!”
“瞎說啥啊,快吃飯吧”,張平安笑著翻了個白眼道。
一家人吃完午飯后,張老二便吩咐五丫六丫和小虎跟著一起折金元寶,就是把黃紙裁成一小塊方格紙,折成元寶的樣子,本來昨天大年三十已經折了一些祭祖,張老二現下想了想覺得不夠有誠意,又把剩余的紙拿出來裁好了讓一起折。
袁子昂過來拜年的時候,看到堂屋里面折起來的一堆金元寶,驚訝道:“嚯,大年初一還折金元寶呢!”
張平安無奈笑道:“還有一些紙沒折完,今天沒事干就干脆把它折了,也算是表示對祖宗的誠意了。”
“也是”,袁子昂笑了笑,“我爺今年也吩咐下人折了一堆呢!”
袁家是府城本地人士,人口又多,家里七大姑八大姨的拐著彎的親戚一大堆,所以大年初一袁子昂忙得很,在張家意思意思坐了一會兒后,便告辭離開了。
從正月初二開始,張平安便貓在家里,每天練練字讀讀書,倒也愜意。
正月初六的時候,韓舉人吩咐下人過來通知了一趟,讓張家簡單準備拜師的六禮就行,邀請全家人正月初十去韓府,拜師宴到時候由韓舉人的大弟子主持。
張老二和徐氏有些忐忑不安,總感覺占了天大的便宜,什么都不做好像不太好。
“到時候我們直接按照禮節上門拜訪就行”,張平安自己也有一些忐忑,但是父母都已經這么慌了,他不能再跟著一起表現出來,老師給他的感覺是很靠譜的,應當沒什么問題。
轉眼來到正月初十,張老二和徐氏天沒亮就起來了,好生洗漱一番后又換上了自己最體面的衣裳,徐氏把自己所有的首飾都戴上了,仍然覺得不夠完美。
“孩子他爹,你看我這樣成嗎,不會給兒子丟臉吧”,徐氏忐忑道,心里真比她生孩子的時候還緊張。
張老二心里也緊張,掃了一眼后點點頭:“不錯,挺好的。”
等張平安穿衣起身的時候,兩人早已經在堂屋等著了,小虎在一旁吃早飯。
“爹,娘,你們怎么起這么早”,張平安嚇了一大跳。
張老二沉聲催促道:“快點去洗漱吃飯,別耽誤時間,等下遲了讓別人印象不好。”
看爹娘這么緊張的樣子,張平安也不再廢話,趕緊去洗漱。
最后辰時剛過一家人就出門了。
小虎在前面趕車,經過前幾次的練習,現在已經趕得十分熟練了。
三人到了韓府表明身份以后,門房立刻熱情的把眾人引到堂屋,道:“潘少爺昨天就過來了,就是為了準備拜師宴的事情呢!”
“潘少爺是誰?”張平安問道。
門房熱情地回道:“潘少爺就是老爺的大弟子,今后也是您的大師兄。”
張平安點點頭,心中有數了。
來到堂屋以后,果然有一位玉樹臨風的青年人已經在等著了。
張平安和對方對視一眼確認身份后,拱手行禮道:“這位想必就是潘師兄吧,在下張平安,是老師新收的弟子,旁邊是家父家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