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雖說國喪,但是鄉下人家隔的遠并沒有切身感受,還是該吃吃該喝喝,沒講究這些。
張老二吃了個半飽才感嘆道:“還是家里飯菜好吃,對了,老皇帝正月初一駕崩了你們知道嗎,現在正處于國喪期,往后我們吃飯還是不要做這些大魚大肉的,忌諱一些好。”
張老二怕影響兒子名聲,哪怕只有一絲可能性也要扼殺在搖籃中。
女眷和孩子單開了一小桌,李氏在旁邊小桌上吃飯,聞言笑道:“是聽村長說了這么一嘴,不過我們這兒天高皇帝遠的,沒人管這些,誰做皇帝和我們都沒關系。”
張氏倒是不知情,是第一次聽說,冬日天冷,她平時也不怎么出門,聞言接話道:“平安現在在讀書,還是注意一些好,往后做飯別再做葷菜了。”
李氏笑著應道:“哎,聽你們的。”
馬氏雖說吃飽了,還是拿了筷子在旁邊挑肉吃,看到一大家子眾星捧月似的捧著二房,心里酸的很,但是知道酸也沒用,只能恨恨的又多夾了幾筷子肉吃。
二柱家的小兒子,小名叫滿滿的,現在才三歲,吃飯慢,眼看著馬氏一筷子接一筷子的夾肉吃,肉都快夾沒了,不由哭道:“嗚嗚嗚,奶奶,三奶奶把肉都夾沒了,我沒肉吃了,這是我家的肉。”
孩子雖然小,但是知道兩家平時都是分開吃飯的,你家我家分得清的很!
馬氏被小孩子這么一嚷鬧了個沒臉,只好放下筷子,還嚇唬道:“小孩子吃太多肉要變成小豬仔的!”
“我不信,奶奶說你說的話都是騙人的”,滿滿精的很。
李氏給小孫子夾了一筷子肉,好笑道:“快吃你的吧,這下子滿意了吧!”
一大家子人在一起磕磕碰碰是免不了的,張氏壓根都沒管。
吃完飯后,張老二和徐氏把從府城給大家帶的東西拿出來分了分,一家子人喜笑顏開的,尤其是張氏和張老頭穿的羽絨服是緞面帶刺繡的,一看就不便宜,稀罕的李氏和馬氏都不敢上手摸,生怕刮花了。
“老天爺耶,這得多少銀子”,馬氏嘖嘖道,換她她可舍不得。
張氏摸著衣服也有些感嘆:“沒想到這輩子還能再穿上這樣的衣裳,挺暖和的,你們有心了。”
張老頭穿上也直抹眼淚,笑道:“這件衣裳往后我死了要帶到棺材里去,你們不許自己留下。”
張老大和張老三恭維道:“爹娘真有福氣!”
“往后日子越來越好,我們穿好衣裳的時候還在后頭呢,爹娘年紀大了,是該緊著他們先穿”,李氏笑道,三個妯娌中李氏說話是最有情商最中聽的,也最會辦事。
張氏和張老頭試了一下后便收起來了,說要等走親戚時穿。
眾人各自洗漱后睡去。
家里鋪蓋底下墊的還是稻草加棉絮,一翻身就能聽到稻草的窸窣聲,張平安本來以為自己會睡不著,沒想到一夜好眠。
第二日起來的時候,張老三已經趕了車去隔壁村買豆腐,不能吃雞鴨魚肉,豆腐總要買一些回來。
李氏廚藝還不錯,一大早在廚房炸起了素菜丸子,香味兒飄了老遠,村里人這才知道張老二一家回來了,張家院子里不一會兒便坐滿了人。
小虎他爹大強帶著家里幾個孩子也過來了。
張平安幫忙搬了幾把椅子,卻見大強叔愁眉苦臉的:“大強叔,咋啦?”
“哎,平安,咋辦呀,上面要征兵,我都還沒想好怎么跟大家伙兒說”,大強急的嘴角起了一個大燎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