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丫不以為意道:“反正大家總要知道的,我說不說有什么關系,現在最重要的是怎么讓我們家永德不要去當兵,我可不想守活寡。”
“孩子們怎么沒跟著回來”,張老二問道,他看只有大女婿跟大丫還有三丫回來了。
“現在出了這個事兒,大家都鬧騰,我就沒帶孩子回來,三妹夫跟家里吵起來了,我們來的時候還沒吵完呢”,大丫回道,她也心煩,按這個情況他們家得出一個人,不知道最后誰去。
“哎”,張老二嘆一口氣,本想回家好好兒歇幾天,沒成想出了這檔子事。
這下子家里人都沒心思吃飯了,李氏帶著兩個兒媳婦做飯也心不在焉的,不過到底沉得住氣,沒說什么,且看婆婆什么態度。
徐氏聽說秀才功名能免除兩個兵役名額,心里不由長出一口氣,十分慶幸兒子考上了,雖說也憂心女兒女婿還有娘家的大哥和小弟,但好歹自家兒子和男人是不用擔心的,因此也沒開口說什么。
最沉不住氣的是馬氏,還沒等到吃飯便板著臉道:“我家男人身子弱,大河二河也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反正我們家是不出人的。”
張老三也失去了剛才聊天的鮮活勁兒,坐在一邊沉默不語。
張老大聞言嚷道:“三弟妹,你什么意思,我可是家里長子,我是不可能去的。”
“那難道就該我們家去?大哥,你作為長子在分家產時已經分了大頭,現在服兵役你可不能再占便宜了”,馬氏也不甘示弱地回道。
“你一個婦道人家你有什么資格跟我說話,三弟你說”,張老大氣道。
兩邊都默契的繞開了二房。
大河二河看大伯說話這樣不客氣,也接話道:“大伯,雖說您是長輩,但這事咱們是不是得商量著來。”
張老大還想說話,被張氏打斷:“行了,這事今日不要再談,明日再說,離月底還有日子呢!”
說完又對一旁側耳聽著的李氏道:“該做飯做飯去,有什么好大驚小怪的,鬧哄哄的像什么樣子。”
張老頭在一旁一直沒開口,好像這事跟他沒關系一樣。
張平安皺眉道:“等明日我去縣上打聽打聽再說吧!”
話音剛落,二丫也回來了,臉上沒什么喜色,估摸是也已經知道了征兵的事情,進門后問道:“爺奶,爹,小弟,你們聽說了沒,咱們這里要征兵了,我們村長早上剛把村里男人召集到一起說的。”
看眾人都沒回話,二丫明白了:“你們也都知道了,這可怎么辦?”
說完急的轉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