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太可以了,張平安很驚喜,能吃飽肚子就很不錯了!
“多謝趙表哥,那我就先來1000斤粗糧,500斤米面”,張平安道。
來岳州這么久除了租房第二日大肆采購過一次糧食外,后面大家都沒怎么再買過了,糧價越來越高,更不舍得買糧囤著,估計現在也吃的差不多了。
張平安準備自家留下一小半,剩余的份額分給大家,肥水不流外人田,這種便宜當然要一起占了!
聽到有便宜糧可以買,大家都積極的很,各家出了一個人去西市拖糧食。
尤其是劉屠戶兩口子和二丫公婆在做吃食生意,糧食消耗的尤其快,米缸馬上就要見底了,正準備去買高價糧呢!
“這真是及時雨啊,沾了平安的光了”,二丫婆婆摸著糧袋眉開眼笑。
劉屠戶娘子也笑道:“是啊,平安就是有出息,到哪兒都能認識能人。”
就連小舅母沈氏和三嬸馬氏這種刻薄性子的人都忍不住湊趣,夸道:“打小我就看平安這孩子機靈的很,長大了果然是最出息的。”
徐氏驕傲道:“那是,我們家平安以后不得了嘞,天生就是過好日子的命!”
“對對對,你說得對”,馬氏附和道。
張平安只告了半日假,忙完這些還得回去衙門,囑咐大家道:“圣上遇刺,新皇即位,衙門里的告示現在應該已經貼出來了,糧價以后只怕會越來越高,大家都省著點吃,如果手里有余錢的話,多囤點糧沒壞處。”
“我們懂,手里有糧,心中不慌”,李氏笑道,她過日子儉省,平時糧食吃的也省,現在家里其實還剩不少,加上今天又重新買的,夠吃很長一段日子了,心里安穩的很。
等張平安重新回衙門的時候,告示確實已經貼出去了。
他先去向汪靜之道謝,不管怎么說承了對方的大人情了,道謝是應當的。
汪靜之不在意道:“幫到你了就好,我雖然沒什么大本事,但是還是有幾個得力的親戚的,咱倆關系這么要好,我也不忍心你餓肚子,換其他人我肯定不幫的,他們都在背地里嘀咕我娘娘腔,以為我不知道呢,哼!”
張平安汗顏,幸虧他這人不愛說人長短,道人是非,不然無意間又失去了一個重要人脈啊!
晚上回家時,徐氏已經做好了晚飯,張老二也到家了。
“平安,你還記得跟你一同考上秀才的那個同窗嗎”,張老二若有所思地問道。
張平安有點蒙:“爹,您說的誰啊?”
“就是家里是書香門第的那個,姓林”,張老二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