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就是開始征稅!
不幸中的萬幸是南方暫時沒什么大規模的戰亂,還停留在互相試探的階段,都想保存實力做那只黃雀,最后一擊!
聽說小皇帝歷經月余,終于安然到了南方,建都臨安,沿用大夏國號,但是有多少士人還愿意俯首稱臣就不知道了。
現在的岳州比幾個月前進城更加嚴苛,非士人階級不得入城。
難民越來越多,又沒有足夠的資源讓大家都活下去,有一部分人選擇繼續往東走,期待下一個城能收留,另一部分人卻干脆狠下一條心,想要強行進城。
半月內已經發生了六次大規模沖突,有的人十分彪悍,搭人梯爬上城樓時被守城兵用熱水潑的滿臉燎泡,依然想要強行進來。
不是兵士們不想使用弓箭或者刀劍,而是在前幾次中,他們發現城外的人有意想讓他們消耗箭矢,箭矢昂貴,現在這種情況制作更不易,他們又不能出城去回收,無奈下只能減少弓箭的使用。
而且在爬城樓的時候好些人寧可冒著生命危險,也要搶他們手里的刀劍。
意欲何為再明顯不過!
好在雙方武力差距和攻防優勢足夠大,城外的人暫時還沒能成功。
但是張平安知道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久了,隨著時間推移,外面一定會出現聰明的領頭人的,城內也消耗不起了。
汪靜之私底下就曾經跟張平安這樣講過,“城里駐防實力怎么樣我最清楚了,武器根本不夠,城外人又狡猾,所以他們才會選擇用熱水或者木錐去傷人,箭矢和鐵器一定是要保存到最后的,但這樣下去也不是個事兒,我看城外留下來的人都是狠人吶,岳州也危險了!”
下值回家時,徐氏已經做好了晚飯,是一鍋雜糧粥,水放的很多,除了張平安碗里的稍微稠一些以外,剩余的幾人都只是混個水飽。
其實家里糧食還有,但是因為秋季旱災,周邊各處糧食都欠收,官府又一次又一次的征稅,糧價已經不是普通人能吃得起的了。
肉就更貴,已經沒糧食可以喂家禽家畜了。
就這樣徐氏也很滿足了,喝著薄薄的米粥道:“咱們家還能有米粥喝已經很不錯了,你二姐家已經開始摻著煮豆糠吃了。”
其實幾家都還有不少糧食,只是不敢放開了吃,也舍不得吃。
張平安也很無奈,這還是找了汪靜之托了關系的,不然更難。
張老二道:“今天三丫還來找我們借糧了,我沒借。”
“三姐家不是還有糧食嗎,他們家就兩口人吃飯?”張平安問道。
“哎,她說她懷著孩子想吃點細糧補補,哪有那么多好的給她吃,被我罵出去了”,徐氏接話道。
張老二果斷很多:“這孩子托生的時候不好,我們也管不了,都是命!”
徐氏想起來這事兒就有點生氣:“都是懷孩子,那大柱的小媳婦兒也懷了,人家還是頭三個月呢,不也沒鬧著要吃這吃那,照樣跟著吃一樣的,孩子還不是長的好好兒的。”
“哎!”張平安也不知道說啥了,身處亂世太多不易了。
“對了,爹,現在衙門里在招人做工,沒有工錢,但管兩頓干飯,活不算太累,你要去嗎”,張平安突然想起來一事。
“是做什么”,張老二抬頭問道,“管飯那肯定去啊!”
“主要是在倉庫那邊用磨刀石磨刀磨箭矢啥的,都生銹了,估計這活能干一段時間,另外還缺做板車的木工,現在上頭下令要大量造車,可能有大動作”,張平安道。
張老二點頭道:“這活兒不錯,等會兒去問問他們有沒有其他人要去的。”
“劉大哥家和小舅家幾個十二三歲的小子很適合去,起碼能混頓飽飯”,張平安也覺得這活兒還行。
招工這事兒一分下來基本就被衙門里的內部人員把名額全部瓜分了,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