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拉上自家老爹和五姐六姐一道,把廚房的門縫都用稻草堵上,能稍微緩解一下氣味飄散。
這些忙活完以后,時辰已經不早了,就等天亮出城了。
張平安拿出幾塊碎銀子,道:“爹娘,五姐六姐,出城以后還不知道會遇到什么情況,咱們每人身上都多帶點銀子,分不同位置藏,萬一啊,我是說萬一,咱們走散了,起碼各自也有點銀子傍身,干糧也是,每個人包裹里都裝一些。”
張老二看著明顯是從整塊的銀錠子上剪成的散碎銀子,不得不感嘆,兒子真的長大了,既聰明又細心。
“聽你的”,張老二點頭道。
徐氏有些犯嘀咕:“五丫六丫身上還放這么多銀子啊?”
張平安只解釋了一句,“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分開藏更保險。”
徐氏便也沒再說什么了。
第二日天蒙蒙亮,五家人便在巷子口集合,出發去南面的城門,準備城門一開就走。
這次逃難可比上次寒磣多了,上次每家車上東西都放的滿滿的,差點兒放不下,人都沒地方坐。
但這次連半個板車都沒放滿,基本上就是各家每人身上挎一個包袱,板車上墊了一層厚厚干稻草,主要是放的鍋碗瓢盆干糧和蓑衣這些。
剛開始出發,眾人體力都還行,除了幾個七歲以下的小娃娃和兩個孕婦以外,沒人坐車,都是在車邊跟著走。
三丫肚子已經很大了,再過兩月就要生,大柱家的梅子倒還好,肚子不怎么顯懷。
懷著忐忑的心情,眾人不一會兒便到了南城門。
雖然城門還沒開,但排隊的人卻不少,張平安還看到了衙門里的熟人,不過大家彼此都很默契地裝作不認識,沒打招呼。
天色放亮時,城門終于開了,大家自覺排隊出城。
隊伍過一半的時候,突然有人走到張平安旁邊低聲喚道:“平安,是我,我想了一晚上還是跟你們一塊走吧,就我一家子在這孤零零的,更心慌!”
張平安抬頭一看,徐小舅一家最終還是跟過來了,每個人身上都挎一個大包袱。
幸好徐小舅家三個孩子都很大了,跟著走沒什么問題,不然沒有車還真麻煩。
張平安對于小舅一家走不走倒無所謂,畢竟各人有各人的選擇,但是徐氏看到自己親弟弟跟過來了,顯得很驚喜,招手道:“有才,來,排我前面,你們怎么想通的?”
沈氏臉色有些訕訕的:“你們都走了,我們一家子住那兒怪嚇人的,心里總是怕!”
徐小舅挺直白,坦言道:“我是真不想走的,但是我一想到后面你們都不在,就我一家子在岳州,無依無靠的,我這心里就總是發慌,早上看你們出門了以后,我反復思量,到底還是帶上你弟妹和幾個孩子跟過來了,人多總有個伴兒!”
“哎,這才對嘛”,徐氏喜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