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安帶著金寶爹和徐小舅以及劉屠戶和劉大哥,五人一道把城中有名的幾家牙行都逛遍了,發現房價確實高的嚇人,東城的房子想都不用想,北城和西城像樣點的房子月租也基本上都在二兩銀子往上,住的多數都是衙門里的小吏和做生意的富裕人家。
聽牙人說有很多原本是住在北城和西城家境一般的坐地戶,都把房子租給渡江而來的富裕的外地人,然后自己去南城租房子,賺個差價補貼生活,不然米面糧油這么貴,家里人口又多的人家真的活不下去。
張平安本來想砍砍價,但是牙行里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他剛有砍價的意思,牙人的頭便搖得跟撥浪鼓似的,讓他們自己考慮,然后接待下一撥人去了。
金寶爹的砍價功夫也無用武之地,供需關系明顯不對等。
眼看已經日上三竿,到了晌午吃飯的時間,幾人只好先回去商量商量再做決定。
客棧里的眾人聽了幾人去看房子的情況后也不由憂心忡忡,徐氏道:“那看來昨日那個老頭還真沒騙我們。”
中午飯大家就在一樓大堂簡單對付了一下,剛徐氏還念叨呢,昨日晚上的老頭又過來了,這次連花生米和酒水都省了,直接坐過來笑著道:“今日去看房看的怎么樣?我沒騙你們吧?!”
老頭閱歷豐富,一猜就知道眾人今日上午肯定去看過房子了。
張平安只能苦笑道:“臨安城居大不易呀!”
“哎,誰說不是呢,我這把年紀也干不了啥別的,做牙人也只是想糊個口補貼下生活,你們放心,老頭我不是騙子,我在牙行也掛了名號的,是正經牙人,你們現在也吃完飯了,可以跟我去牙行看看,然后我拿了鑰匙就可以帶你們去看房子了,你們早日定下來也好早點兒自己開火做飯,省點銀子不是!”老頭兒笑道。
眼看老頭說的句句句在理,張平安不再拒絕,幾人直接跟著老頭去了牙行。
結果到了地方才知道,老頭兒口中的牙行,就是不到三個平方米的一個小間,是兩間房屋中間有一點空隙,然后借著兩面墻直接在上面打了幾根木頭做梁,鋪了一些瓦片,這就是一個小房間了。
在門口確實也掛了一塊寫了牙行二字木頭牌匾,不留心看,根本注意不到這個地方。
整個牙行也只有老頭和他兒子兩個人而已。
老頭拿出在衙門里辦的契書,張平安仔細看了看落款的印章,確實是正經牙行。
最后在老頭的介紹下,徐小舅和金寶家合租了一套小院子,院子中間用泥磚隔開了,兩家各自都有獨立的空間,還挺適合現在大家的情況的。
本以為劉屠戶家和二丫婆家人口眾多,肯定要一家租一個院子,誰料最后劉屠戶和劉大哥商量一番后兩家也合租了一套院子,不過比金寶他們的稍大。
劉屠戶也很無奈,“等后面有條件了再換吧,現在一家兩間房挺好的,男人們一間,女人孩子們一間,院子也算大,等天熱了再搭個窩棚湊合一下也不錯,最關鍵是便宜,分攤下來一家只需要600文。”
張平安倒不至于那么拮據,他手里有銀子,選了一套帶水井的小院子,院里還有一顆桂花樹,萬一以后家里來客人了,有堂屋待客也算體面,一個月要1200文。
如此,一家人便在臨安租了房子,算落下腳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