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晚飯,眾人便都早早歇下了。
第二天,徐氏精心準備了幾樣禮物便前往城東王媒婆家。
王媒婆住在城東的一條小巷子里,院子不大卻收拾得很整潔,徐氏敲門進去后,說明來意,王媒婆上下打量了一番徐氏后,請她坐下說,聽她說著家中女兒的情況,不時地點點頭又搖搖頭。
“你家女兒年紀確實不小了,不過這臨安城適齡的小伙子還是有很多的,只是你們剛來,不知根底,說的家境怕是一般,”王媒婆直言不諱。
徐氏趕忙道:“我們也不求對方大富大貴,只要人品端正,踏實過日子,能掙錢養家糊口,家里沒拖累就行。”
王媒婆笑了笑,“行嘞,我這兒倒是有幾個合適的人選,待我再去探探底兒,不過這說媒呀,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成的事。”
徐氏連連道謝,說懂,留下禮物便回了家等信兒,心中輕松不少。
而此時,張平安在衙門里正忙的頭昏腦脹,越往后拿進來的賬目越繁雜,不僅字跡模糊,還缺頁少角的,需要花費很大精力梳理,周大人還要求限期完成。
張平安只能每天天蒙蒙亮就去上工,點著油燈辦公,天黑透了才回家,這種高強度的工作一直持續了十來日才結束。
周大人的隨從最后一次來驗收結果的時候滿眼敬佩,說張平安只花了大半個月功夫便把臨安城漕運司近十年的賬目全部都梳理完了,真乃神人也!
本來做這份工,張平安是沒有工錢的,當時已經用船票抵了,但是最后結束的時候,周大人還是賞了張平安十兩銀子,也算是對他工作的認可。
張平安拿著這十兩銀子,心里挺有成就感的,有了這筆錢可以改善改善家里的生活了,還能給爹娘姐姐們重新添置些冬衣冬被。
回到家后,將銀子交給徐氏,徐氏也樂得合不攏嘴。
眼看衙門的事情告一段落,第二日張平安便好生收拾了一番去了林府拜訪林俊輝。
畢竟是同窗,而且從前關系還算不錯,眼看對方在臨安城很有一些話語權,這大腿不抱白不抱,何況他也不能坐吃山空,總得謀些生計,給未來規劃規劃。
按照前些時日林俊輝留下的地址來到城東林府,張平安發現這個宅子比當初武安縣城里面的林府更為闊氣,一看就花費不菲。
張平安來到門前,遞上拜帖,門房看了拜帖后態度很客氣,彎腰行禮道:“張公子,請隨我進來,我家少爺早打過招呼如果您過來拜訪的話,直接帶您進去就行。”
接著便引著張平安進了府,穿過回廊,來到待客的花廳,又命丫鬟端上茶水點心,都是極為精致之物,隨后才去了后院通報。
張平安坐了一會兒后,林俊輝便過來了,見到張平安,臉上露出驚喜之色,“平安,許久不見啊!”
“林兄,好久不見,前段時日多謝你出手相救,但是那幾日我正好忙得抽不開身,所以到今日才來上門拜訪,還望恕罪”,張平安笑道。
兩人寒暄幾句后入座,雖然只半年多沒見,但林俊輝變化挺大的,整個人意氣風發,聊了幾句后,張平安才知道林俊輝在前幾個月就已經成親了,如今在衙門里做事,雖說掛的是個閑職,但三教九流都有打交道,在城內很有幾份薄面。
張平安表明來意,希望能在臨安城中尋個合適的差事,林俊輝沉思片刻,道:“平安,恕我直言,你在城中沒什么背景,現在臨安城內什么人物都有,衙門里水深不適合你,我看你去州學做事是最穩妥的,也體面,而且我聽我岳父說圣上明年很有可能開科取士,你在州學也能靜下心來鉆研學問,不失為一個機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