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安拍了拍蕭逸飛的肩膀,安慰道:“我懂,不過此一時彼一時,現在情況有變,你若能出息對你大哥也是一種助力,而且遠離了老家,在臨安你嫡母勢力也有限,不可能再像以前在縣城那樣能對你們母子倆為所欲為的。”
正說著,蕭母端著菜走進堂屋,招呼張平安坐下吃飯。
看到兒子連茶都沒有給張平安倒一杯,又嗔怪兒子不懂待客之道。
蕭逸飛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把邸報遞給蕭母,并說了自己想要報名的想法。
蕭母是認識幾個字的,拿著邸報的手微微顫抖,眼中閃過復雜神色。
良久,她緩緩開口道:“兒子,若你真心想考就去考吧,娘不再阻攔,以前娘不讓你考是擔心惹得你嫡母不喜,但如今你已長大成人,也有了些本事,現在又是這么個世道,有個功名日子也能好過些,我明日就去和你嫡母說。”
蕭逸飛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眼眶泛紅,開心之余又有一絲委屈。
蕭母見了繼續道:“不過你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即便考上,咱們也不可張揚,凡事低調才好。”
蕭逸飛點點頭,啞聲道:“娘,您放心吧!”
一旁的張平安也由衷地為蕭逸飛感到高興。
飯最后還是沒吃,張平安等會還得去大姐夫家坐坐,再晚了該來不及了。
跟蕭母和蕭逸飛告辭后,便匆匆趕往大姐夫家。
到劉家時,劉家一大家子人正在吃飯。
大丫看到小弟來了趕忙起身招呼道:“平安,吃飯了沒?我去給你盛一碗。”
張平安擺擺手:“大姐你別忙了,我待會兒回家吃,這會兒過來主要是跟大姐夫說一聲,上頭今日已經放榜了,確定今年會開武舉,明兒你們趕緊帶上戶帖和路引去衙門報名。”
劉屠戶也很支持兒子考功名,但劉三郎從小沒讀過書,他有一些沒信心,熱情道:“平安,來,坐下說,三郎要去考武舉,這我們肯定是全力支持的,就是他從來沒有正兒八經進過學,這能不能成還真說不好,我心里打鼓,就怕最后竹籃打水一場空。”
“劉伯伯,我就不坐了,您的顧慮我懂,但是這世上的事情哪有萬無一失的,只有試了才知道,我對大姐夫有信心,何況他最近也準備了快一個月了,縣試在2月份,這還有一個多月時間呢,對了,我之前書院的同窗蕭逸飛,他也要考武舉,我看他們倆人可以多討論討論,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嘛,大姐夫要是有了秀才功名還能免稅,家里日子也能松快一些”,張平安笑道。
劉三郎起身認真道:“麻煩你了,平安,多謝了!”
“咱們都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我先回去了,今年八月份的鄉試我也要背水一戰”,張平安擺擺手便走了。
回家后徐氏和張老二得知這個消息都很激動,他們對兒子總有一種莫名的自信,覺得今年八月的鄉試只要兒子去考了那就一定能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