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張平安應道,兩家離的近,不一會兒便送完回來了。
“真沒想到三郎還能有這份出息,他要是真有個功名,你大姐就享福嘍”,徐氏喜滋滋道。
張老二對大女婿挺有信心,笑道:“光憑著三郎那份體格就罕見,我看沒問題!”
“對了,爹,娘,我后面就不在州學藏書樓做事了,有夫子舉薦我到州學中舍甲班去旁聽,正兒八經上課,好好準備鄉試,而且不用交束脩,所以以后我就沒有月錢了,跟你們說一聲”,張平安邊吃飯邊把自己的事情說了下。
對于學習的事情,徐氏和張老二是舉雙手雙腳贊成的。
張老二果斷道:“這是大好事啊,藏書樓的事不做便不做了吧,還是考試要緊,家里不缺你這份月例銀子,你安心讀書!”
徐氏也點頭附和。
吃完飯后張平安照例去房里讀書,到了時間后按時睡下,一夜無夢!
第二日早起后換上了一身體面的衣裳,拿上書袋便出門了,科舉考試的基礎書籍和注解張平安之前都有準備好,去中舍旁聽還不知道是什么情況,暫時也不需要再準備什么,有缺的再買便是。
不管什么時候,插班生總是引人注目的,張平安跟著黃夫子進課室的時候,所有學生都一齊望過來,眼中滿是打量。
黃夫子給學生簡單介紹了兩句后便指著課室東南方最后一個空位道:“你坐那里吧!”
等張平安坐下后便開始上課。
州學甲班的學習氛圍比曾經府城的府學更好,每個人上課都是全神貫注的,夫子考的典故信手拈來,看得出學問都很扎實,除了家庭背景外自身也是有實力的。
葉校書雖然對黃夫子的人品評價并不高,但黃夫子的學問無疑是不錯的,而且對歷年鄉試考試題目和各個主考官的家族背景、性格喜好等十分了解,對應試很有心得。
兩個時辰的課結束后,便到了午飯時間,三三兩兩的學子約在一起去茅房。
坐張平安前面的一名學子轉過身道:“要一塊兒去吃飯嗎?”
“啊?行啊,不過我要先去趟茅房”,張平安愣了一下馬上回道,沒想到這么快就有人約他了,他還以為得熟悉個一兩天呢!
“嗯,我也要去,”對方點點頭道。
張平安看這個人雖然生得一副好相貌,但是眉眼憂郁,一副心事重重郁郁寡歡的樣子,不知道是有什么煩心事。
兩人在去往茅廁的路上相互做了自我介紹,對方道:“吾姓白,名云鶴,臨安本地人士,年十八還沒及冠,沒有字,你叫我名字就好了。”
“行,那我就叫你白兄了,”張平安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