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在漕運船上干活兒雖然要往外面跑,有時候挺想家的,可賺的錢比以前多多了,家里寬裕,兩個小子都在上學,這日子就有盼頭”,劉湖生繼續道。
江面風大,在船上干了這半年多,張平安看二姐夫是肉眼可見的變黑了不少,臉上手上都有被風吹到皸裂的口子。
“以后還會越來越好的”,張平安堅定道。
劉湖生臉上笑的燦爛:“那肯定的,我準備學咱爹一樣,好好供兩個小子讀書,只有讀書才能出息,只要他們能讀得進,我就一直供!”
張老二聽到后很贊成,接話道:“這話在理,只要蓬蓬和滿滿是這塊料,我這個做姥爺的也支持!”
說到這,張老二又想起了六女婿,轉頭對著于釋奇道:“釋奇啊,你們于家是官宦之家,想必讀書氛圍更為濃厚,你是幾歲開蒙的?”
于釋奇放下筷子道:“回岳父大人的話,我是五歲開蒙的,家里有族學,一直上到十四歲,夫子說我讀書不開竅,然后我爹就給我謀了份差事,便沒上了!”
“呵呵,沒事,有份吃皇糧的差事也很好,等以后有了孩子再好好培養”,張老二鼓勵道。
比起這些瑣事,方子期更關心妻弟的前途,“小弟,你今年會試可有幾分把握?聽說朝廷很重視這次會試,要從中大力選拔人才,為以后收復北地做準備!”
“不好說,一切等會試完才能見分曉”,張平安回的比較保守。
畢竟八字還沒一撇呢!
方子期點點頭,識趣地沒再繼續問。
等飯后,張平安跟眾人打了招呼,便帶上錢攸宜一道回了錢家。
兩人到時,錢家已經有不少客人了,除了張平安,其他基本都是高門大戶出身的子弟。
雖說錢侍郎只有兩個嫡女,但是庶女也不少,加上錢老太爺老兩口已經去世,錢侍郎又是這一房的長子,因此,錢侍郎的姐妹們回娘家也得錢侍郎招待。
其中有兩個妹妹,甚至只比女兒錢攸宜大半歲,剛出嫁半年。
高門大戶嫡出庶出的孩子多,人情往來復雜的很!
錢侍郎夫妻二人今日也沒太多功夫照顧到張平安兩口子。
張平安對此很理解。
跟其他幾個同齡段的姐夫一塊兒下下棋喝喝茶也挺好的。
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了半上午。
茶喝多了便容易跑茅房。
錢府的茅房建在庭院的僻靜處,得走一段路,周圍還種了高大的芭蕉樹遮擋。
張平安剛方便完,正準備出來,便聽到旁邊小路上有人結伴過來。
嘴里好像還提到了自己,“我們這個大舅子啊,真不知道該說他是蠢還是笨,好好的一個嫡次女,嫁給一個沒根基的窮小子,他還以為這樣就可以避免站隊了,哼!估計現在快火燒眉毛了吧!”
另一人聲音明顯更淡定,回道:“咱們這些姻親本就是一體的,你少說些風涼話!”
嫡次女加沒根基的窮小子,那不就是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