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旨,景成三年殿試第一甲第一名盧懷莘,賜狀元及第,授予翰林院修撰的職位,出列!”
能做傳唱官的,必定中氣十足。
在沒有喇叭的古代,這道聲音也響徹整個太和殿廣場,聽得清清楚楚。
聲音落下后,狀元郎盧懷莘便出列跪下磕頭謝恩。
然后會有小太監在下一道宮門繼續傳唱,直到傳到最后報喜官那里,然后由報喜官騎馬出宮,沿著朱雀大街前往各家報喜,儀式感很強!
所以往往眾進士們出宮時,臨安城內許多人便早已知道進士名次,一路上會有不少認識的或不認識的人跟著賀喜。
在張平安沉思間,傳唱官還在繼續:“景成三年殿試第一甲第二名霍宗啟,賜榜眼及第,授予翰林院編修的職位?,出列!”
“景成三年殿試第一甲第三名姜奉平,賜探花及第,授予翰林院編修的職位?,出列!”
張平安聞言挑了挑眉,霍宗啟是榜眼他倒不意外,此人是去年鄉試的解元,會試名次也在前十。
不過姜奉平倒是跨度挺大的,從會試四十幾名一躍成為一甲探花。
兩人出列叩頭謝恩。
一甲過了,接下來便是二甲進士。
“景成三年殿試第二甲第一名李崇,賜進士出身,出列!”
“景成三年殿試第二甲第二名王高興,賜進士出身,出列!”
“景成三年殿試第二甲第三名林俊輝,賜進士出身,出列!”
一下子聽到熟人的名字,張平安不由得精神振了振。
二甲第三名,相當于是全國第六名,林俊輝這個成績很不錯了。
緊接著,一直報到了二甲第二十名,張平安又聽到了自己舅兄的名字。
“景成三年殿試第二甲第二十名錢煒,賜進士出身,出列!”
估計快輪到自己了,張平安想。
也時刻做好了出列的準備。
誰料到,第二十名過后,一直唱到了第三十名都沒聽到自己的名字。
反倒是很多名次不如自己的都排到了前面,連州學那位武將世家出身的羅同窗都已經唱完了。
這下張平安真有點著急了,只有前五十名才是一甲二甲,五十名過后便都是三甲同進士出身了,雖只差了一個字,但這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
就有點像現在的普通一本和985的區別一樣,看似都不錯,但進了體制以后,卻隱隱會被學歷鄙視。
而且安排差事也會大有不同。
張平安雖不看中這個,但他沒法左右別人的眼光,吏部考核就是十分看中科舉出身的。
能位居二甲是最好的!
就在張平安胡思亂想間,已經唱到了第四十三名。
接著是第四十四、四十五、四十六。
不會這么衰吧,張平安內心苦笑。
同時也做好了淪為三甲的準備。
誰料峰回路轉。
“景成三年殿試第二甲第四十七名張平安,賜進士出身,出列!”
終于唱到自己了!
“呼”,張平安聞言輕輕呼出一口氣,老天還是待他不薄的,這二甲終歸還是叫他攀上了。
出列叩頭謝恩后,張平安站回原位,用袖子輕輕擦了擦手心的熱汗。
這下安心多了!
他自問答的還不錯,這要是把他排到三甲去,他真是會欲哭無淚!
約莫半個多時辰后,所有新科進士才全部唱完名。
眾人和文武百官一齊跪下謝恩。
小皇帝此時才再次開了金口,勉勵了幾句:“朕躬覽群才,欣見今日之盛況,心甚悅。爾等經年苦讀,不負韶華,于萬千士子中脫穎而出,實為國家之幸,社稷之光,望爾等能以此為新起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聲音清脆,語調平靜無波。
傳臚大典這就算結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