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二便斬釘截鐵道:“一起去!”
徐氏也眼帶希冀的看著兒子。
“爹,娘,攸宜,這一上任最起碼是三年,好在慈縣離咱們這里不遠,兩日就能到,你們在臨安我也不放心,都跟著我一道去上任吧!”張平安笑道。
“哎!”徐氏聞言立馬露出笑容,響亮地應道。
錢攸宜淺笑著,也沒說什么。
事情就這樣大概定下了。
忙完后張平安又去拜見了州學的夫子和各位同窗們,親自給眾人下帖子,邀請大家兩日后過府吃席。
其中姜奉平說的話有些讓人捉摸不透:“張兄,以往我還是小瞧你了!”
“不知姜兄此話怎講?”張平安拱手笑道。
姜奉平搖搖頭,笑而不語,喝完茶后轉移話題道:“你的進士宴席我必會親自到場的,說起來也巧,你和羅兄正好是同一天辦席!”
“沒辦法,家父特意挑的這個黃道吉日”,張平安道。
“說起來,這一屆的新科進士里面,有個叫潘仕北的同年是你師兄對吧”,姜奉平問道。
“對,我和他也是一別經年,這次會試才重逢”,張平安點頭道。
“哦”,姜奉平“哦”了一聲,接著道:“他就沒你運道好了,我聽我叔叔說,他花了不少銀子走動,才好不容易謀到了一個閩南地區的縣令,不然這么多進士一年年累下來,候補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呢!”
這話倒是實情。
張平安也幫不上忙,他自己都是泥菩薩過江,真的是有心無力。
而且這次殿試大師兄是三甲同進士出身,排名非常靠后了。
按正常候補流程來說,候官很難。
花了銀子走動還是有效果的。
后面張平安去拜訪林俊輝的時候也提起了這件事。
林俊輝聞言非常贊同這種做法,直夸潘家族長果決。
“非常之期行非常之事,就他們家南渡過來,一沒背景二沒人脈的,他還是同進士出身,等他按部就班候上官,再帶著家族翻身,那得到什么時候去了,而且現在這局勢瞬息萬變,能早定下就早定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至于花的這些銀子嘛,只要他想要,總有能賺回來的一天!”
“是啊”,張平安點頭,“我大師兄家從前在府城也是書香門第,到了南邊后,這才沒落了,全族現在就指望著他呢,到時候是要跟著他一道去上任的”,張平安也很感慨。
同時再次慶幸自己的好運。
“而且閩南之地雖說遠離政治中心臨安,但也不算太差,除了偶有東瀛人進犯外,總體還算安定”,林俊輝想了想閩南地區的局勢后點評道。
“你呢”,張平安繼續問道,“你的名次比我高,按理說會有一個好去處的。”
林俊輝也沒藏著掖著,笑道:“我去兵部,不過圣旨還沒下來,要等一些時日,得先把外放的人安排好!”
“恭喜啊,挺不錯的”,張平安真心恭賀道。
又有些傷感:“這次一別,如無意外,得等三年后再見了!”
“三年時間不長,倏忽而過,不必在意”,林俊輝安慰道。
等從林府出來后,張平安又去了客棧找大師兄,聽下人回報說大師兄明日便要離去了,他想讓大師兄幫忙捎封信,順便帶一些禮物給老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