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典史等人表現得恨不得比張平安還激動,熱情萬分!
專門挑了縣里最好的酒樓招待。
像這種宣旨的活兒一般都是肥差,是有油水的。
張平安也不是不懂規矩的人,給領頭宣旨的三人一人封了200兩銀子,加上還有林俊輝這個同窗的關系在,席上氛圍算是其樂融融,一頓飯下來,賓主盡歡!
和林俊輝一道過來宣旨的兩人,一個姓鐘,一個姓王,都是出身世家,為人圓滑的很,說話特別中聽。
“張大人如此年輕,又有能力,時刻惦記著為圣上分憂,實乃社稷之幸啊!”其中一人打官腔道。
另一人馬上附和:“是啊是啊,鐘大人說的不錯,張大人可堪稱仕途坦蕩無憂了,上任后給朝廷的兩份奏報皆是大功,尤其是彼此火蛋槍的使用,更是給朝廷解了燃眉之急,如果真能大規模用在平定南方的戰事上,那說不好可是能青史留名的!”
“二位謬贊了!”張平安笑了笑,回得很謙虛。
這兩人把他捧得這么高,不是啥好事,泰半是沒安好心。
林俊輝見此瞇了瞇眼,幫忙打圓場,岔開話題,朗聲笑道:“諸位,吃酒不言公務事,喝酒喝酒,我聽說這慈縣的雄黃酒可是一絕,每年端午才有,可是讓我們趕上了!”
楊典史忙接話道:“林大人還知道我們慈縣的雄黃酒呢,難得各位大人能看上眼,明日走的時候我讓下人給諸位大人一人備兩壇!”
“楊大人有心了”,林俊輝點點頭頷首道。
另兩人則根本沒把楊典史這個小蝦米放在眼里,都不屑于接話。
京官自古以來都比地方官傲氣的多!
一頓飯結束時已是華燈初上。
姓鐘的那人雖已經五十多歲,孫子孫女都一大堆了,可是人老心不老,言語中明示暗示,還想去特色的地方逛一逛。
這點小要求,張平安也沒撅人面子。
眾人于是又去青樓趕下一場。
楊典史鞍前馬后照顧的很周到,已經提前讓下人跟青樓的老鴇通過氣。
一行人到的時候,老鴇早已帶著人在門口候著。
鐘大人感覺到了被重視,十分滿意!
大手一揮,點了八九個姑娘作陪。
張平安和林俊輝則無奈的對視一眼。
兩人略陪了陣子,待氣氛差不多時,張平安和林俊輝便把房間留給其他幾人,另外單開了一間房喝茶。
鐘大人巴不得把兩人支開,不然他自己還放不太開。
“哎,感覺自從到了臨安,我這隔三差五的就要陪人逛窯子,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是色中惡鬼呢”,林俊輝自我打趣道。
提起茶壺給張平安倒了杯茶,寒暄道:“這次我過來你很意外吧?!”
“確實意外!”張平安點點頭,“我還真沒想到朝廷辦事效率這么高!”
“那你可知是誰人在中間推波助瀾?”林俊輝又問道。
張平安笑著搖搖頭:“那我可不知道,不過能量肯定不一般!”
“是周大人”,林俊輝淡淡道,“而且他也是這次平定南方戰事的副帥。”
“作戰方案已經定下來了?”張平安還真不太了解朝廷現在的核心密事。
“定下了,嚴丞相也同意,咱們都是在大夏這條船上的螞蚱,船翻了對咱們都沒什么好處,說不好到時候是死是活,現在正好有了喘息的余地,趁著汛期,將這條船修修補補是很有必要的”,林俊輝意有所指道。
“在其位謀其政,但愿能早日統一吧,這樣不管于朝廷于百姓都好”,張平安緩聲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