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料,正當大家都以為這事沒指望了時,黃大人的信卻在兩日后送到了,言明同意阮三過去相看相看。
言辭中也并沒有說看不起來阮三的身世,反而帶著幾分誠懇。
這也符合黃大人的一貫作風,要么就不同意,同意了就得好好把人心籠絡住了。
阮三得知消息后頓時興奮不已,一下子就好似活過來了。
從來不在乎穿著的人,罕見地還去成衣坊,讓別人裁縫幫忙用好料子做了幾身好衣裳,好穿著去淮安府相看。
劉三郎也為他開心,和小舅子張平安一起送了他去碼頭坐船。
媒婆在一旁笑著幫忙打包票,陪著一同前去。
六日后,阮三便春風得意的跟媒婆一起坐船回來了。
張平安和劉三郎兩人一見,便知道事情成了。
阮三恭恭敬敬的給張平安行了一禮,感謝他這個媒人牽線搭橋。
這個禮張平安是受得理所當然的。
不禁搖頭自我調侃道:“沒想到我還有幾分做媒人的天賦,之前給我的另一位至交好友也做了一樁媒,你這是第二次了!”
阮三有些靦腆道:“嘿嘿,不管怎么樣還是多謝你了,這個情我記在心里了!”
“什么時候去提親啊?到時候咱們一起去,給你撐撐場面!”劉三郎聽到喜事成了也很開心。
“大恩不言謝”,阮三拱拱手笑道。
接著回道:“過幾日聘禮辦齊了就去提親,一個月后成親。”
“怎么這么急?”張平安挑了挑眉問道。
“哦,對了,還有個事兒忘了跟你們說,看我這豬腦袋”,阮三聞言拍了拍自己腦袋。
說道:“我未來岳父,也就是黃大人,他說他很有可能馬上要調到前線開封去做督糧道,主管前線糧草,所以他之前才在猶豫這門親事。”
“督糧道?”張平安聽后若有所思,沉吟道:“那算是平調,品級沒變,估計黃大人是從哪里聽到風聲了。”
“或許是吧”,阮三也搞不懂。
不管后面如何,喜事還是要先辦的。
幾日后,劉三郎陪著阮三一同去下的聘禮。
一個月后,便將新娘子娶回了家。
正如張平安所知道的,新娘子生的十分豐腴,腰比阮三還粗。
不過勝在年輕,皮膚很好,打扮的也端正,所以看起來并不油膩,也不難看,確實帶著一股富貴之氣。
后面三年抱倆,一連為阮三生育了十一個孩子,阮三也終身未納妾,一家子過得和和美美的,子孫滿堂。
待年老后,阮三還時常和子孫們念叨著張平安這個媒做的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