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嘖嘖嘖,真是發達了啊,這以后是不是就要跟著貴人去享福了?”有另一個鄰居端著飯碗道,邊吃邊問。
其他人也鍥而不舍地追問搬去什么地方,這是他們最關心的。
待得知是搬去城南后,紛紛羨慕的不行。
雖然城南和城西隔的不算太遠,但這代表著階級的另一個跨越,和他們是不一樣了。
“看看,看看,被我料準了吧,當初我就說這老羅家人都是讀書人,都識字,以前還在衙門做過事呢,總有能起來的一天,偏偏那水仙娘沒見識,嫌棄羅家窮,還有個病秧子老頭,把女兒嫁給了一快入土的老頭做妾,沒幾個月就被那大房的老婆子磋磨的不成樣子了,委實劃不來”,鄰居里有人唾沫橫飛道。
“要我說,老娘們就是頭發長見識短,水仙好好一支花骨朵兒就這樣敗了,實在是沒福氣啊,等那老頭蹬腿了之后,她苦日子還在后頭呢”,有了解內情的人道。
通過鄰居們的左一言右一語,張平安這才知道,原來羅家大小子之前想說巷子里另一家人家的女兒,被拒絕了,對方還說了很多難聽話。
羅大哥很尷尬,收拾完家里東西后便招呼人往外走。
在鄰居們的羨慕、贊嘆聲中,好不容易到了巷子口,坐上了馬車,往城南而去。
張平安善解人意道:“大丈夫何患無妻,幾個侄子年紀都還不大,娶妻是早晚的事。”
羅大哥搖搖頭:“說實話,我也不怪女方家拒絕,兒女婚事本就是結兩姓之好,你情我愿的事,我只是怨他們不但拒絕,還把這事兒到處宣揚,讓大小子被巷子里的鄰居指指點點,受了不少委屈。”
“都過去了,以后就好了”,劉三郎也寬慰道。
路上,羅大哥去了房東的鋪子里留了口信給兒子和侄兒們。
等到城南后,張平安和劉三郎又帶著人幫羅家人安置東西,房子是房東打掃干凈的,直接住就行。
沒一會兒功夫便收拾好了。
“大功告成,現在看著像樣多了”,張平安拍拍手笑道。
“輪椅已經讓人去跟木匠定了,等做好了后,他們到時候會直接送過來的,到時候羅叔就能出去曬曬太陽了。”
“這可比在城西強多了,還有院子呢,到時候可以種些菜”,羅大哥對這個房子很滿意,也很知足。
老實說,他之前都以為人生可能就這樣了,根本沒想過父親的病還能治好。
他原先的打算是想等父親病逝以后,天氣再暖和一些,手里也多少有點積蓄以后,他就帶著兩個兒子和兩個侄兒,以及父親的骨灰回老家鄂州府的。
起碼那邊還有房子可以住,再怎么難也不會比在開封更差了。
現在遇到張平安,眼看父親治愈有望,他們多少也能有一些庇護,便把這個念頭暫時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