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帥走了,這事自然也就議不下去了。
眾人紛紛起身。
張平安注意到兩位副帥臉色十分難看。
黃大人自然而然地跟在張平安和劉三郎身邊,隨著兩人一道進了張平安的營帳。
然后自來熟的給自己倒了一杯茶,嘴里道:“議事議了一上午,還真是口干舌燥了,咱們圣上親選的這位主帥啊,的確是武將之才,就是脾氣太暴了,一個看不順眼的就得被劈頭蓋臉地訓一頓,搞得我喝茶也不敢喝太多,怕要上茅房。”
“今日我算是見識了”,張平安點點頭。
又打趣道:“不過我看這也不是你黃大人的作風啊,什么時候這么委屈自己了!”
黃大人喝了兩口茶,放下茶杯后才道:“你不知道,這人沒正兒八經讀過書啊,就是不成,訓起人來那可是不顧臉面的,傳出去多不好聽啊,我可不跟他一般見識!”
“經過今日這一遭,我算是知道為什么趙仁之能在軍營中左右逢源了”,張平安今日又悟了。
“呵呵,你是個聰明的,我早知道你肯定能看出來”,黃大人一臉料事如神的表情,翹著二郎腿。
“你說皇上是怎么想的,以皇上的睿智,應該不難猜到如今的局面啊”,張平安思索道。
“剛才底下兩位副帥中,更高更壯的那一位,你知道是誰嗎?”黃大人神神秘秘地湊過來低聲道。
“是誰?”張平安也很給面子的順著問道。
“就是當初在荊州大營中第一個給咱們圣上披黃袍的那位!”黃大人道。
接著又搖搖頭:“可惜啊,雖有從龍之功,新朝建立以后,加官進爵的時候,卻被排在了楊主帥的后面,剛才楊主帥的那番話,也是在點他們倆呢!”
“這么一來,就說的通了”,張平安道。
其實這些情況,他這兩天已經打聽了個八九分,不過親眼見到兩邊劍拔弩張的樣子,還是有些出乎他意料。
“楊主帥雖然不是功勞最大的,也不是最聰明的,但他卻是最忠心的,為君者,最喜歡任用這樣的人,所以放在主帥的位置上剛剛好,他是最合適的。”
“不錯”,黃大人聞言贊賞的看了張平安一眼,繼續道:“閆副帥正因為太過機敏,又有從龍之功,反而不能再繼續扶持他,不然……”
未盡之意張平安明白,不然很有可能會效仿當今圣上的老路,再來一次黃袍加身。
都是聰明人,話不用說太透。
“但是,北伐之事迫在眉睫,他們這樣沉迷溫柔鄉和銷金窟,這可怎么得了”,張平安知道北伐是順應天下之勢,不可能再繼續拖了。
早的話三五月份,晚的話七八月份,肯定會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