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夏天便快到了。
稻田里綠浪陣陣,可以預見待秋日時,豐收的喜悅。
看著一派歲月靜好的模樣。
北伐之策此時也終于定下,果真是劉三郎和趙仁之做先鋒。
張平安和黃大人兩人雖是文官,卻也要忙著安排糧草,配合前線作戰。
這次北伐的主要進攻方向是河北平原,從開封北上,經滑州,至大名府,再過邢州,最后到真定和京城。
一路沿太行山東麓推進。
此路線地勢平坦,利于大軍行軍和糧草運輸,且可依托永源渠保障后勤。
同時還有一個優勢就是避開了山西的山地險阻,直驅京都后,能快速切斷韃靼人和白巢的南北聯系。
兩方側翼則從山西方向的懷州和澤州進發,配合主力牽制敵軍,防止其從側翼夾擊,若主力東線受挫,可轉為第二戰線。
此計進可攻,退可守。
而且避開了不利行軍的嚴寒的冬季和夏季暴雨時期,確保了秋季收割,穩定前線糧草。
不得不說,這確實是個很可行的戰略方案。
楊眾對此次北伐信心滿滿,最近幾次議事便主要是做詳細的戰略部署。
張平安和黃大人作為前線的高級官員,后面要配合戰略規劃和后勤保障,自然也要參與。
只聽楊眾道:“咱們這次北伐務必要萬無一失,本帥準備多梯隊推進。
前鋒主要以劉三郎和趙仁之兩人統領的輕騎兵為主,進行偵察和騷擾、暗殺。
中軍則以重步兵為主,由本帥親自帶領,用步兵結陣對抗敵方的騎兵,另有弓箭手、床弩營和火槍營等兵卒配合,逐步剿殺敵方的游牧騎兵。
他們的騎兵是他們的優勢之一,一旦被擊潰,優勢也就不復存在了。
最后方的后隊是工程兵,閆副帥統領,負責修橋筑城,每占一城即加固防御。”
說到這里,楊眾點了點桌面,嚴肅道:“諸位務必切記,一定避免孤軍深入,速戰速決,咱們的優勢是結陣對抗,不能被對方輕易打散了,也不能跟他們拖時間,長期對峙容易消耗國力,若一年之內不能奪取山東、河北等地,則退守雄州、霸州、開封一線。”
眼看底下眾人都一臉沉思之色,楊眾又放緩了口氣,繼續道:“當然了,這是最壞的后果,本帥可不希望忙活一年,最后功虧一簣,真到了那一天,本帥也只能領著你們一起自刎謝罪了,更無顏面見圣上,作為一個將軍,這是最恥辱的死法,與其這樣,咱們不如用這條命去戰場上拼殺,諸位明白否?!”
“明白!”眾人齊聲應道。
“行,那今日就議到這里,大家都做好準備,勤加操練!”楊眾點了點頭。
眾人準備起身離去時,又點名道:“劉三郎、趙仁之,你們倆留下,你們是先鋒,出兵最早,也最關鍵,本帥還有一些細節需要和你們商議。”
其他人隱晦地看了留下的兩人一眼,都沒多說,陸續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