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三郎,你說咱們這一路是不是太順了,渡過黃河后,才不到兩個月時間,竟一路攻占了二十一城”,趙仁之邊啃著肉邊道。
他雖出生武將世家,走的卻是科舉的路子,又經歷坎坷,是以生了個曹操心眼兒,多疑的很,總感覺這一路太過順利了,好像有哪里不對,卻又想不出來。
劉三郎一般不會輕易否定別人,仔細想了想也沒想出哪里有問題,最后只能蹙著眉頭道:“反正咱們倆多注意著些,萬事小心為上!”
看劉三郎被自己一句話說的皺起眉頭,趙仁之瞬間又覺得可能真是自己多想了,大笑道:“是這個理,吃肉,吃肉,秋天的兔子膘肥體壯,正是美味的時候,別拘著!”
自從行軍途中能時不時打些野味加餐后,他才算是了解了劉三郎的真實飯量,難怪長得這么高、這么壯的,吃的也多啊!
烤兔子有不少,劉三郎也沒客氣,繼續撕了個兔腿吃,憨憨笑道:“是肉哪有不香的,不過用這蜂蜜烤肉總是有些奢侈了。”
“你就說好不好吃吧?”趙仁之反問道。
“自然是好吃的!”劉三郎笑了笑回道。
“好吃不就行了,一點蜂蜜一點肉算什么,這世上啊,好東西多著呢,就看你敢不敢要”,趙仁之意有所指道。
雖然劉三郎的行為在他看來很小家子氣,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兔子皮還要抽空洗干凈了攢著,沒見過世面。
但耐不住人家有本事啊。
在戰場上憑著一把好弓,和一把長槍沖鋒陷陣無往不利,英勇無比,還救過他兩次,簡直就是天生的武將料子。
就憑這,就能讓他刮目相看,有真本事的人總是讓人高看一眼的。
否則,他才不耐煩結交。
家世不同,從小的經歷不同,眼界不同,對事物的看法自然也會有所不同。
劉三郎并不完全認可這話,但也沒反駁,他不是會跟人爭一時口舌之利的人。
有些事,他自己心中有數就行了。
又干完一只烤兔子后,趙仁之再次試探著問道:“劉兄,你說圣上現在把那調到前線的五萬大軍放在呂縣不動是什么意思?這是想干嘛啊?我怎么想也想不通!”
這句是實話,趙仁之自問自己熟讀兵書,又有帶兵經驗,并非紙上談兵之人,卻看不明白周子明這樣做的用意。
不應該啊!
呂縣并不是什么重要的、特殊的地理位置。
趙仁之都想不明白,劉三郎自然更想不明白了。
但有一點他很清楚:“別想了,我雖然沒你聰明,也沒你讀書多,但有一點我很明白,圣上是真龍天子,他比你我都要更有丘壑,這樣做自有他的用意,咱們做好咱們的份內之事就好。”
“也是啊!”趙仁之聞言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沒想到這劉三郎看著是個飯桶,頭腦簡單,竟然還會這樣四兩撥千斤的打太極,還是小看他了。
劉三郎是不知道趙仁之此時的心理活動,否則真要喊冤了,他說的可是實話,也是他的心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