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他信心滿滿,更加認定大周朝才是天命所歸!
眾人吩咐底下將士們將馬蹄套上軟草編織的馬蹄套,又給馬上了口枷,防止其嘶鳴,優先選擇松軟的草地或沙地悄摸趕路。
恰逢雨停后又起風了,借著風聲掩蓋,眾人一路疾馳,順利地回到了大名府。
黃大人得知事情來龍去脈后很震驚:“他們倆這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有眼睛的都能看得出來,天下一統是大勢所趨,這時候叛變不是裹亂嗎,要真讓他們裂土封王了,其他人還不有樣學樣,那好不容易打出來的局面又得從頭再來!”
“可不是嘛”,楊眾深以為然,“不過好在咱們大周有龍氣福澤,不用懼怕這些鬼魅伎倆,他們也成不了事兒!”
語氣中信誓旦旦,充滿不屑。
這話聽的趙仁之心里一咯噔,那些有的沒的小火苗也撲通撲通全熄滅了。
臉上倒是面色不變。
劉三郎則憂心忡忡地側頭道:“我和趙兄之前撒了些人去聊城和禹城附近散播消息,慫恿那些韃靼人來大名府,這一招有利有弊,咱們不如還是先商量正事吧,城防部署和對敵之策須得盡快定奪了!”
“三郎說的是,韃靼人都是馬背上長大,行軍很快,咱們先議正事吧”,楊眾點頭道,不再說笑。
“現在大名府就是塊肥肉,你們可千萬好好部署啊,別雞飛蛋打了”,黃大人有些不放心,叮囑道。
“放心吧,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總有這一戰的”,楊眾應道。
然后收斂了神色,翻開輿圖,開始和劉三郎兩人商議起來。
“大明府城墻還算堅固,而且有馬面和哨樓,又有護城河和甕城防御,他們不管是誰,想要強攻拿下大名府都得費一番周折,所以我猜他們肯定還是先偷襲為主,尤其白巢知道了我被閆、朱二人趕去了冀州方向,他們會更加覺得大軍難以回援,偷襲的話他們多半是從北門進來。
所以我準備提前在東北方向的五仙山帶兵埋伏,那里林高草深,山中又時有大霧,他們不好確定我們的位置,我們占據高點有利地形,只要他們從那兒走,我們就勝了一半兒了!”
劉三郎和趙仁之也覺得可行,沒意見,點點頭認可了。
“這只是第一步,另外我看城中還有不少火油,正好也能派上用場,若城外沒能剿殺干凈,過護城河的時候還可以火攻,這是第二步,韃靼人大部分不擅水,這也能消耗他們的一部分兵力了!”
“就看此次戰事能否按計劃進行了”,趙仁之道。
“我有種預感,韃靼人肯定會來的”,劉三郎道,“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何況韃靼人受災嚴重,他們又沒有賑災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掠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