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幾次的祭奠日,張平安都只請了自家親戚過來。
沒有亂七八糟的人上門打擾。
但同時這也預示著,眾人很快就要離開臨安,開始下一段新生活了。
大多數人都是興奮的,比如大房的李氏、三房的張老三、馬氏還有徐小舅和沈氏等人。
想到馬上就要跟著張平安衣錦還鄉,他們恨不得能長出對翅膀立馬飛回去。
做夢都在腦補著回鄉后的風光場面。
因此這幾日收拾完東西,幾人大多數時候都在逛街大買特買,力求回去時的樣子能配得上如今的身份。
讓別人知道自家過得好。
甚至摳門如李氏,都特意買了幾個年輕些的下人,準備帶回去充門面。
如今自個兒也是使奴喚俾、穿金戴銀的人啦!
最傷感的要屬二丫和英娘,二丫是舍不得親人,英娘是舍不得自己經營幾年的事業。
但是有了兒子,她也不得不跟著一起走,總得為兒子考慮。
“小魚兒,明日我們就要啟程了,今日算是最后一次來看你娘,有什么話想說的,都跟你娘好好說說,下場最快恐怕也要一年后了,唉!”張平安坐在墳冢前嘆息道。
“我就希望娘能保佑我們順順利利的,福祿永長,讓我以后變得特別特別厲害,威風霸氣,誰都不敢欺負我那種”,小魚兒跪著,認真的拜了三拜。
“你都會用福祿永長了啊!”
“這句話是祖母教我的,后面的都是我想出來的,是我自己的心里話”,小魚兒一臉認真地側頭回道。
“會的!一定會的!”張平安輕聲笑道,語氣肯定。
從山上下來后,管家正候立在一旁,恭敬道:“老爺,您放心,您走后舟山這邊老奴會好生打理的”。
“嗯,我和小少爺有空隨時會回來探望,莫要疏忽大意,否則小心你的腦袋”,張平安沉聲道,語氣冷淡帶有疏離。
小魚兒也跟著有樣學樣,小少爺的架子擺的足足的。
等沒外人了,他才好奇地問道:“爹,你不是一直不喜歡我高高在上的對那些下人們嗎,為什么你剛才又氣勢那么足的對管家說話,冷冰冰的!”
張平安聽后笑了,這孩子的確是很聰明的,觀察力很強。
他耐心對兒子解釋道:“《荀子》說過,上下有等,貴賤有分,我剛才對他冷淡主要是因為要突顯主仆界限,是為了防止他們僭越,畢竟我們離開了這里后,對他們的約束力也就小了,奴大欺主的事從來都不少見,從某種程度來說,冷淡比仁慈更有威懾力。
至于為什么我不讓你高高在上的仗勢欺人,是因為你并沒有足夠的分寸去把握這份仗的勢,等去了京城,多的是人比你爹權勢更大,到時你怎么辦?
另一方面來說,做一名仁主比做一名惡霸名聲可要好得多,在你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前,你自然不能太張揚,看看西晉石崇就知道了!”
“石崇是誰?”小魚兒歪著頭又問。
“讀史使人明智,等回家后我慢慢說與你聽!”張平安笑道。
父子倆慢慢走在河灘小道上,一問一答,太陽將兩人的影子拖的長長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