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屋中其他人的面色。
爺爺張老頭好似昏昏欲睡似的,在打盹兒。
大伯、三叔還有自己老爹臉上倒是有些動容和憐憫。
其他人則大多默不作聲,表情無悲無喜,無動于衷,帶著些許隱忍的不耐煩。
情緒最外露的要數三嬸馬氏,臉上隱隱流露著幸災樂禍和高人一等的優越感。
看來是對這人很不喜。
看到張平安回來了,老嫗反應很快,眼淚也沒擦,便起身一把撲過來,準備抓張平安的袖子。
嘴里激動道:“平安啊,我是你四姑啊,你可回來了,你要再不回來你四姑就只能找根繩子吊死了啊,這黃連般的苦日子是真活不下去了,老天爺開眼啊,讓老張家出了個出息人,你打一出生四姑就看出來了,你是個有福氣的,四姑苦啊啊啊……!”
最后一個‘啊’字聲音拖的老長。
唱念做打,一應俱全,表情豐富極了!
讓張平安不由得想起了小時候村里哭喪的婆子。
腦海中這么想著,但張平安身體反應也是極快,看對方撲過來,第一反應便往側邊讓了一下。
于是老嫗一下子沒碰到人,直接往前摔了一個狗啃泥。
“哎喲!”
老嫗捂著下巴和屁股叫了一聲,表情頓時有些不好看,一副準備罵人的樣子。
但看周圍人都望著自己,很快又調整過來,自己給自己找了個臺階下,訕訕笑了笑道:“瞧我,看到我大侄子出息了,就高興壞了,呵呵……呵呵……!”
“不妨事吧?你瞧你,這么大歲數了,做事還是這么莽撞,唉!”張老二出聲道,吩咐下人扶人起來。
自己時而搖頭時而嘆氣的,表情變得有些復雜。
“四姑?”張平安聽后微微皺了皺眉頭,不確定的反問道。
“不錯,這是你四姑”,徐氏淡淡介紹道。“不過咱們兩家一直走動不多,后來我和你爹又總陪著你在外面求學,你見的少,自然就印象不深了!”
徐氏最后一句話說完,張小姑臉色尷尬了一瞬,但很快又恢復自然。
顯然是想起了兩家從前關系并不如何好的事情,在徐氏面前,她以前也沒少陰陽怪氣的損她。
但今時不同往日,張小姑準備裝失憶,抹了抹眼淚后準備繼續說什么。
被張氏喝止了:“行了,你是來做客的還是來哭喪的,也該哭夠了吧?!要說話就好好說,不說就出去!”
顯然是剛才已經被張小姑哭的夠夠的了。
“娘,我當然是回娘家做客的啊,這不是太高興了嘛!”張小姑討好的笑道。
對親娘的冷臉并不放在心上。
張氏打小就不怎么親近幾個孩子,說實話,幾個女兒是像她的,自從嫁人后,一貫并不親近娘家。
從前除了必要的人情往來,也很少走動。
這和張氏的教育以及家里的環境是脫不開關系的。
但幾個女兒也同時繼承了張氏的幾分聰慧,沒一個善茬,哪怕是看起來最老實本分的張二姑和張三姑,也在婆家立得穩穩的,把丈夫兒子統統攏在手心里,沒亂時,幾家日子雖然過得比不上張家,但不算差。
十幾年未見了,張小姑在城門處認出娘家人,然后立刻又找上門來,安的什么心思不言而喻。
大家心里也都清楚。
因此眾人才都心情復雜。
張平安也從記憶的角落中找出了張小姑的影子。
因為對方滿月酒時的做派,他對這個四姑真的沒什么好感。
但考慮到從禮法層面來說,姑母屬于“五服至親”,不往來即失禮。
對方現在也沒有做出什么很過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