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肉和油分,大家都很積極。
孩子們也跟著歡快起來,跑前跑后的幫忙回家拿碗和盆。
“有肉吃嘍!”
“還有油呢,不過我最喜歡吃油渣,上一次吃油渣還是去年過年的時候,就一點點”,有孩子吸著口水回味道。
小魚兒跑前跑后玩的臉頰紅撲撲的,伺候的婆子怕出汗后吹了風容易傷寒,追著用帕子幫忙擦汗。
嘴里笑著哄道:“小少爺,來,咱們擦擦汗吧,再喝點水,瞧這臉上,都成小花貓了!”
小魚兒邊喝水邊好奇的問道:“他們平時都吃不起肉的嗎?”
“鄉下人是這樣的,餓不死人就很好了”,婆子隨口解釋道。
“但是我覺得鄉下比城里有意思啊,他們會抓蜻蜓,還會爬樹,也不怕蟲子”,小魚兒看著旁邊新認識的小伙伴,真心夸道。
“你還要嗎?我可以抓很多蜻蜓,糕點真好吃”,旁邊有小男娃吸著指頭問道。
雖然有些前言不搭后語,但小魚兒聽懂了,搖搖頭脆聲道:“今日不要了,但是糕點還是可以給你們吃,我都吃膩了,都給你們吧,晚上記得帶我抓螢火蟲啊!”
“嗯嗯嗯,那還不簡單,多的是”,小男孩應道,滿心滿眼都在糕點上。
隨后一堆孩子都圍上來望著伺候的婆子,等著分糕點。
只要簡單的陪玩,哄著小少爺,就能換這么多好吃的,在他們看來是再劃算不過的事了。
雖然孩子們小,但他們也分得清誰是貴人,誰能得罪,誰不能得罪。
從馬車進村的那一刻起,他們就知道馬車里的人是他們不能得罪的,把他們哄好了才能有好處。
因此玩的時候也是處處讓著小魚兒這個小少爺。
“小少爺,快來祠堂,老爺讓一起給祖宗上香呢”,有下人過來喚道。
婆子聽后麻利的把糕點分完,抱著小魚兒便去了祠堂門口,再由男仆抱進去。
祠堂這邊,張平安吩咐人擺好了祭品,看兒子也來了后,便帶著家里男丁們開始上香了。
戰亂這幾年祠堂已經破敗的不行,加上戰后沒有好好花錢修繕,真的只是能上個香罷了。
屋頂的瓦片也早已被換成了稻草。
擋風擋雨都難。
張平安看得心里難受,簡單上香后便讓村長分肉。
張老二剛才在一邊左右轉了轉,然后道:“這要修繕非得花大力氣不可。”
“嗯,是這樣,等晚上吃飯時跟村長說說,反正咱們家也要在老家重新蓋祖宅的,順便也把祠堂重建了吧,多花不了多少錢,讓他多找些人手,另外,祭祖的流程也得村長幫忙操持一下,還有歸寧宴上肯定要來不少縣里的有頭有臉的人物,席面也得過得去,這一樁樁事都得商量”,張平安回道。
“只要有銀子,這都好說”,張老三在一旁接話道。
自從回鄉后看到鄉里鄉親們過的什么日子后,他再也沒有什么自己的小心思了,如今看來,他真的是沾了侄子天大的光。
日子都是比出來的,他現在才知道他們之前過的是什么神仙日子。
張老大樂的不操心,沒說話,張平安也沒指望這個大伯。
只囑咐了幾個堂哥一些跑腿的事情。
“你們不要覺得跑腿麻煩,這時候正是露臉的機會,以后爺奶他們就要在鄉里生活了,俗話說閻王好過,小鬼難纏,光有一個二品官的名頭雖然好用,也不能事事都用,遠水救不了近火,再則也掉份兒,你們也得有自己的人脈才行,這好鋼得用在刀刃上”,張平安循循善誘道。
“放心吧,我們都明白,指定不給你拖后腿”,大柱點點頭應道。
“放心吧,平安,我會安排好的”,二河也沉穩道,他是家里第二有學問的人,幾個堂哥中數他最能頂事。
張平安是準備臨走前在府城中給他安排一個不輕不重的職位的。
至于大柱堂哥幾個,府衙他們玩不轉,先留在縣里就挺好,翁縣令為人仁慈一些,他們的差事能干的更自在。
幾人商量間,肉很快就分好了。
最后來的是金寶。
張平安驚訝了一瞬后走上前問道:“金寶,你咋來了,不是說好了晚上去我家吃嗎?肉菜不缺,明日屠戶還要往這兒送的。”
金寶有些為難的低聲道:“唉,是我姐硬逼我來的!”
說完,又指了指門外大大小小一串眼巴巴的葫蘆娃,繼續道:“我們姓張的能去吃,但我姐帶回來的孩子都吃不了,只能我來把我家那份領了,也讓他們沾沾油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