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京城。
皇宮中,愁云密布。
所有人都意識到了情況的危急性。
大奉的軍事實力,雖然是三國中最弱的,但是其底蘊卻非常深厚。
可是這短短三年來,從最開始的劉勝,到后來的太平教洪秀平,再到劉沛,以及各路節度使忍耐不住跳了出來……
大奉不得不分兵前去鎮壓,雖然取得了大成效,很多農民起義軍首領被剿滅,一些節度使被斬殺,可是,這個過程卻仿佛大浪淘沙一般,最后殘留下來的都是硬骨頭,就比如太平教,清風寨,還有那個劉沛,這三方,如同打不死的小強一般,即便面對神將親自出手,有時候還能取得小捷……
其實事到如今,大奉的兵力依舊還很多,可是,太平教清風寨和劉沛,這三方大奉的主力全部給拖住了,大奉的實力不斷的被分散。
以至于現如今面對跳出來的李順成,眾人環顧周圍一看,卻發現能用的兵力不多了,能堪一用的大將也寥寥無幾。
“那李賊明顯是要打閃電戰,這一路上他雖然在攻城拔寨,但目標很明確,就是沖著京城而來,而且他們攻打的城池都是京城的必過門戶……”
皇宮中兵部尚書眼神凝重的開口說道。
這是一位出身學宮中的大儒,乃是兵法大家,年輕時也投身軍中實踐過,雖然并沒有什么出名的戰績,但是理論知識豐富,戰略眼光很高。
后來他回歸學宮,在學宮中教導學子,而他的弟子中,有很多都投身大軍中,現如今在戰場中都取得過一些軍功,表現的很是亮眼。
這兩年,大奉的局勢不斷的崩壞,而這位兵部尚書乃是天洛公主親自前往學宮將其請出山的。
他擔任兵部尚書之后,確實做出了一些成績,在他的布置下,各路反賊被撲滅,太平教,清風寨,劉沛大軍和一些節度使的腳步也成功被阻攔。
“尚書大人可有良策?”
一位閣老開口說道,對于這位從學宮中走出的大儒,眾人還是很尊敬的。
“加上僅存的4萬禁軍,還有周圍的一些州郡兵馬,咱們湊齊12萬大軍應該可以……”
兵部尚書沉聲說道,然后他看得眾人繼續開口。
“為今有兩策……第一策便是選擇一個能力出眾的大將,率領這12萬大軍前去抵御李順成,但是,這樣風險極大……”
“還有一策便是,選一能力出眾的大將,前去抵御李順成,然后下旨,令各路大軍回防,拱衛京都,這樣一來,京城安危便萬無一失了……只是……”
他話沒有說完,但眾人都已經明白了,他接下來要說的,天洛公主臉色有些難看,坐在首位上的小皇帝也眼神凝重。
這代表的便是他們要主動放棄很多疆域,由那些賊子壯大發展……
“如果……遷都呢……”
突然大殿中響起一個聲音,只是這道聲音有些微弱。
眾人臉色一變。
“情況還沒到最危急時刻怎能妄言遷都呢!”
首輔沉聲開口,直接否決了。
遷都背后代表的意義太大了,涉及到了無數人的利益,京城中這么多世家,那么多世家會同意嗎?
這也是為何首輔想都沒想便立刻否決了。
而且,上一次遷都是什么時候?
那是在前朝時期了,京都淪陷,時隔100多年,大奉太祖皇帝才重新收復京城,而現如今,要是京城在他們手底下淪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