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西京這才知道,他方才以為的“軟柿子”,其實是一塊“燙手山芋”!
但這個時候后悔也來不及了,若只有沈嶠在場,他自然還不懼,偏偏晏無師就在旁邊,令他忌憚非常,興不起纏斗的興致,只能忙忙后退,這一退就退了數丈。
誰知沈嶠也緊追不舍,步法看似輕若無物,偏又穩若磐石,竟能始終與霍西京保持近在咫尺的距離。
邊沿梅冷眼旁觀,心頭詫異,浣月宗的步法講究輕靈美態,沈嶠所用步法倒與浣月宗的風格有些吻合,只是其中又有不少差別,似乎還暗含先天八卦,紫微斗數,仿佛能輕易看透,但細看之下又一片混沌,個中玄妙,講究無窮。
對方眼睛似乎有些問題,這原本是個明顯的標志,可他搜腸刮肚,也沒想出江湖上幾時出了這樣一位高手,再看師尊神色,卻毫不意外,邊沿梅只得捺下滿腹疑問,繼續看二人交手。
沈嶠的確是想要霍西京的性命。
只因此人大名赫赫,惡貫滿盈,但凡看上哪個人長得漂亮順眼,便要剝下對方的臉皮給自己換上,這種奇怪的癖好發作起來,有時甚至一個月內要換兩三張臉,被他換了臉的人,自然不可能還有性命留下來,而且霍西京才不管是不是江湖人,只要被他看上了,多半是逃不了的。
那些被害了性命的人的家眷,對霍西京自然是恨之入骨,只是此人武功高強,又有合歡宗庇護,許多人奈何不了他,要為親人報仇,最后反倒為其所殺。
佛家有“以霹靂手段行菩薩心腸”的說法,道家同樣也講究“除惡揚善”,沈嶠秉性溫柔,輕易不動真火,一旦他動了真怒,那便是一定要追究出個結果的,此時他已下定決心要除了霍西京這一害,是以出手毫不留情,招招凌厲,俱是除惡務盡的堅決。
換作從前沒受傷時,霍西京無論如何也不會是沈嶠的對手,但此時沈嶠功力只剩一半,眼睛又不方便,雖說《朱陽策》有提清伐濁之功效,但相見歡畢竟是天下奇毒,當時過于兇猛傷了身體,如今體內仍有余毒未清,不是說解就能解的。
所以一時之間兩人糾纏不休,竟也分不出高下。
霍西京根本就不想跟沈嶠打,雖說晏無師沒出手,但猛獸在側,虎視眈眈,誰知道什么時候想出手就出手了,他急于脫身,奈何沈嶠不肯放過他,霍西京越打,心里就越是焦躁,恨不得把沈嶠掐死了事,偏偏他又沒這個能耐,只能在泥沼里繼續往下陷。
人一焦躁分神,動作就難免露出破綻,沈嶠如今雖然眼力不濟,卻多半都是用心在與敵人周旋,當今照著一處空門,以杖為劍,化虛為實,點的正是霍西京心口!
竹杖舉重若輕,溫柔若情人拂面,可霍西京清楚,若是被對方點中,只怕竹杖都要穿胸而過,他咬咬牙止住去勢,身體硬生生往后一折,想要避開對方的攻勢,一面派去一掌,真氣飽滿,風雷涌動,心道對方必然退避。
豈料沈嶠非但沒有后退或往旁邊躲閃,反而來勢不減,霍西京拍過去的那一掌,對方卻看也不看,直面而來,兩相接觸,身體非但沒有受傷,反而如同無物,徑自穿過了他這一掌。
移形換影?霍西京大驚失色,這不是當年祁鳳閣名聞天下的獨門絕技嗎?!
還沒等身體作出下一步反應,他的后背就傳來一陣刺痛。
這種痛實在太難受了,就像有只手生生要將自己的心掏出來一樣,霍西京忍不住慘叫出聲!
然而沈嶠沒能將竹杖從他的后背穿透過去,竹杖像是被一只無形之手緊緊攥住,再也無法前進分毫!
沈嶠面色一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