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別劉鏢師之后,沈嶠找上他先前說的白門觀,打算借住些時日,卻正好趕上朝廷使者帶著皇帝詔令前來宣召得道高人入宮,對方見沈嶠風儀不俗,便上前詢問他的來歷,沈嶠一一作答,說法與和劉鏢師說的一般無二。
天使急于湊夠皇帝要求的人員,自然也不會去細加盤問,更何況許多人容易受表象影響,而沈嶠這皮相分明十分符合眾人對“神仙”的定義。
“敢問道長,您修的可是煉丹之道?”
沈嶠原想說不是,但話欲出口,他心中一動,拐了個彎:“我修的是有情道,于煉丹僅僅稱得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觀人面相上倒還略有心得。”
天使聽說他不懂煉丹,還有些失望,聽見看相,又是一喜:“這么說,道長也會占卜吉兇了?”
沈嶠謙虛:“略知一二。”
天使:“當今陛下心向道門,欲求得道高人指點迷津,不知道長可愿隨我入宮面圣,若合圣意,等待道長的,便是想也想不到的潑天富貴了!”
沈嶠來陳國,本就是為了能近距離接觸陳國新主,看看這位君王比之楊堅如何,沒想到剛打瞌睡就有人送上枕頭,他與汝鄢克惠又不熟,錯過了這次,再要找這種光明正大面圣的機會就不是很容易了。
他如今入世修行,很知道一些人情世故,貿然答應下來,非但不能顯出高人風范,還會令對方輕視。
于是他面露遲疑:“貧道在道祖面前立下誓愿,每日誦道經數遍,今日修行尚未完成,看來與陛下緣分未至,還是改日罷。”
儒門在陳朝有很大影響力,所以建康城內并無太大的道觀,這白門觀在數座道觀之中也并不顯眼,被打壓了這么久,那些道士一聽皇帝有召,個個都激動萬分,紅光滿面,唯獨這位新來客居的道士表現得很淡定。
天使果然對他高看一眼,連白門觀里的道士也勸他:“道友還是答應下來罷,你畢竟在白門觀客居,若陛下發怒追究,我們就要受池魚之殃了!”
沈嶠這才嘆了口氣:“那就請天使帶路罷。”
朝廷宣召道士,卻不是召沈嶠一人,沈嶠答應下來,名字就被登記造冊,過了三日,天使差不多湊齊十幾個看起來還算合乎條件的道人,沈嶠與白門觀的兩名道士,這才在宮中使者的帶領下入宮。
陳宮不比隋宮大多少,但華麗精致程度卻有過之而無不及,盡顯江南麗色,許多道人一輩子沒見過這樣的奢華,哪怕面上竭力壓抑,眼中也難免流露出驚艷。
沈嶠三人入了宮,便被引至望仙殿。
那里左右兩旁各八個座席,已經差不多坐滿了人,剩下最靠近門口的那三個,自然是留給沈嶠他們的。
沈嶠無意與白門觀道士爭奪先后次序,直接就將前面兩個讓給他們,自己獨坐最靠近門口那個,倒贏得兩人感激的目光。
離門口最遠,當然意味著最不受重視。
內侍道:“陛下未至,諸位稍安勿躁,勿要喧嘩。”
眾道士自然不敢喧嘩,但竊竊私語也是難免的,沈嶠的視線隨意往四下一掃,目光落在其中一人身上時,當即寒毛直豎,差點以為自己眼花了。
那人原本閉目假寐,不與旁人交流,一副孤高之狀,此時卻正好睜開眼睛,朝沈嶠這里望過來。
四目相對,對方若無其事轉向別處。
沈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