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兒年幼,哀家垂簾聽政,另有五位先帝遺臣輔佐,哀家若是不能做主,這京都就找不到第二個能做主的人。
現在道長可以放下哀家皇兒,然后說一說強闖帝宮,所為何事了吧?”
那太后冷著臉,對聞仲說道。
“老夫來此,是為我家主公求一道敕命。”
聞仲太乙金仙的修為徹底放開,自帝宮開始彌漫,無數人跪伏在地,駭然地看著帝宮所在方向。
就連那太后也是面色大變,不復剛才的強勢。
“道長有如此修為,何不為朝廷效力?
以道長之能,足以擔任大乾國師一職。
哀家可以向道長保證,只要道長愿意成為大乾國師,道長所在宗門,可為大乾圣宗。
凡道長一應修煉所需,皆由大乾皇室提供。”
那太后咬著牙堅持不跪,甚至在見識到聞仲修為后,依然平視聞仲,對聞仲發出招攬。
“謝過好意,老夫此來是為我家主公求一道敕命,其他事皆不在老夫考慮之中。”
聞仲笑著說道。
“道長修為高絕,滿朝文武加起來,恐怕都不是道長對手。
既然道長有所求,那就直接說出來吧,哀家無不應允。”
招攬不成,太后也不氣餒,平靜地看著聞仲,等聞仲說出條件。
“請封我家主公姜尚為東河路總督,都督東河路一切事務,其中諸事,朝廷不得過問。
當然,我家主公依舊會向朝廷稱臣,并在每年歲末,將東河路一年賦稅上繳朝廷。
若朝廷同意,就直接將這道敕命通傳天下,老夫也好回去交差。
若是朝廷不同意,也不知老夫一時情急,會做出什么舉動。”
聞仲此時的修為冠絕天下,哪怕他僅僅這樣一句威脅,那太后也不得不認真考慮后果。
“原來道長主公就是姜尚?那位在東河路幫助征東將軍平叛,因功封為隆興府府尹的姜尚?”
太后怒氣深潛,面色平靜地說道。
“不錯,正是我家主公!”
聞仲倒是對這太后有些刮目相看。
“很好,不愧是我大乾的忠臣!看到朝廷無力顧及東河路,就愿主動替朝廷分憂解難。
大儒方鳴教導有方,太尉朱衡眼光卓絕,都很好!
道長放心,這要求哀家代表朝廷同意了!”
太后恨不得現在就將扶植出姜尚這狼子野心之輩的兩人千刀萬剮,但她不能!
方鳴一生授徒無數,勢力盤根錯節,不好對付;朱衡已經為大乾捐軀,更不能苛責功臣,免得寒了將士之心。
而那罪魁禍首姜尚,身邊有這一尊高手相護,朝廷也拿他沒辦法,這讓太后心中煩悶不已。
“那就多謝太后體諒,還請太后用印吧。”
聞仲也不管這太后到底如何生氣,反正以他的修為,鎮壓整個大乾皇室都毫無壓力。
“來人,拿哀家懿旨和太后印信來!”
太后也不遲疑,對著身后的宮女吩咐道。
“太后此言差矣,這是向天下頒發的圣旨,還是用帝璽比較合適。”
聞仲眉頭一皺,直接挑明了說道。
“報,太后,各位大臣齊聚宮外,求見陛下和太后。”
有禁軍疾行而至,對著太后說道。
“不見!讓他們明日早朝再來。”
太后直接拒絕道。
“還是見見為好,有群臣為證,也免得到時候有人抵賴,說我家主公偽造圣旨,然后天下共伐,太后,你覺得呢?”
聞仲似笑非笑地看著太后,顯然洞穿了這女人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