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尚笑著問道。
“這三方勢力,其中一方為朝廷使節;另一方為倪克陽的義軍勢力;第三方為道門勢力。
朝廷嘛,封了主公做吳侯,當然想主公為朝廷做些事。
倪克陽那群義軍,現在屬于茍延殘喘狀態,若無外力介入,他們敗亡已是三月之內的事。
而道門勢力么,恐怕與主公麾下那些能人異士有關。”
徐子靜為姜尚介紹了這留下來的三方勢力,順便分析了對方的目的,但選擇卻沒有替姜尚做主。
“先把朝廷使節打發走,免得他在這里礙眼,以致于有些事孤不好有所動作。”
姜尚對道門的來意最為好奇,不過第一個接見的卻是朝廷使節。
署衙內,為姜尚留下的書房中,姜尚見到了朝廷使節。
這位朝廷來的使節看到姜尚后,沒有一絲傲慢,反倒頗為諂媚。
“繡衣署副指揮使蕭義見過吳侯,吳侯千秋。”
這位蕭義蕭副使有練神返虛修為,但對姜尚的態度卻畢恭畢敬。
“蕭副使安,不知蕭副使此番見孤,還有何事?”
姜尚開門見山地問道。
“我家鹿指揮使讓我向吳侯問好,并希望得到吳侯一個承諾,只要吳侯給出承諾,繡衣署將成為吳侯最靈敏的耳目,最鋒利的刀。”
見姜尚如此直接,那蕭副使愣了一下,也不客套,直接對姜尚說道。
“一個承諾換取繡衣署的效命?有這等好事?你們不是乾帝手中的刀么?”
姜尚也有些錯愕,這鹿坤要么別有圖謀,要么眼光就確實獨到,實在與他印象中那種賣己求榮的形象不符合。
“這大乾雖說幅員遼闊,然而已經病入膏肓。
幼帝年少,能否成長起來猶未可知。
而朝中又有權宦執國之重器,肆意妄為。
適逢英主出世,我家指揮使深明時局,故愿投效明主,助明主早日一統江山,也好過讓天下黎庶流離失所。”
蕭義一番話說得大義凜然。
“鹿指揮使深明大義!”
不管信不信,別人喊著高尚的口號,然后哭著要來投奔,姜尚也不得不違心地贊一句。
“不知你家指揮使要孤什么承諾?”
姜尚好奇,是為了保證富貴榮華,得從龍之功,還是什么?
“鹿指揮使希望吳侯日后奪取天下,可以保乾帝一脈富貴安康,只要他們不犯事,吳侯以后不得讓乾帝一脈不明不白的慘死。”
蕭副使說出這條件,讓姜尚十分意外。
那位充當先帝寵姬角色的鹿坤鹿指揮使,在朝廷余威還在的時候,居然想著投靠他這新晉的吳侯,目的卻是保乾帝一脈?
惹不起,惹不起!
這神邏輯,到底該說他高瞻遠矚,重情重義,還是該說他兩面三刀,背主忘恩。
關鍵是這位蕭副使居然還能為他傳遞這種絕密消息,顯然是對方親信。
“本侯乃大乾冊封的侯爺,自然會維護大乾皇室的尊嚴。
你回去稟報你們鹿指揮使,就說孤答應他的條件。”
姜尚點頭應下這個條件,盡管內心還有些懵圈。
“多謝吳侯,想必鹿指揮使聽到這消息,一定十分開心!”
這蕭副使像是想到什么美好的畫面,居然有些含情脈脈起來。
貴圈真亂!
姜尚打了個寒顫,迫不及待地想遠離這蕭副使。
“不知蕭副使還有沒有其他想說的?”
姜尚連忙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