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這位北冥觀的道人,姜尚將孟還真、高子正和徐子靜叫進了書房。
“這三波留下的使者中,孤得到了朝廷繡衣署的效忠。
江南一地的繡衣署,被直接劃歸于孤,聽孤調遣。
而倪克陽那邊想與孤結盟,但考慮到倪克陽頹勢已顯,天神教逐漸式微,因此孤拒絕了。
另外道門的那位使節,屬于北冥觀中人。
因為聞先生和黃先鋒他們皆是道門中人,所以孤不得不做一些妥協。
因此孤欲在當初商討好的官制中,增添一個道宮體系。
這道宮管轄捉妖拿怪,驅鬼除穢,鎮宅辟邪,科儀納俗,祈雨求風,丹符祛病之事,品階與官制同級,自有升遷體系。
恰好這些之前也不涉及到我們討論的官制,只是將民間黎庶習俗規范化,然后將道門納入了官制體系之中。
好處自然不少,至少我們將以前那些不受約束的道門修士納入到了我們的監管之下。
而且層級分明后,恐怕道門的目光就是在如何保住自己的品級同時,向上爬一品。
如此一來,也算去除了一大隱患,免得上躥下跳地扶龍庭。”
姜尚侃侃而談。
不過聽到姜尚的話,徐子靜他們卻紛紛皺起眉頭,沉思起來。
“怎么?難道孤這步棋走錯了?”
看到手下三位核心智囊都這副表情,姜尚心頭咯噔一下,有了不祥的預感。
“主公這道宮體系不失為一種妙法,不過關于這種東西,涉及到的是方方面面的事,不是主公考慮的這么簡單。”
徐子靜斟酌了一下,然后對姜尚說道。
“比如,道宮該如何監管?”
徐子靜盯著姜尚,問出一個問題。
也不待姜尚回答,徐子靜就繼續說道:“讓普通的官吏來監管么?
以隆興府為例,假若隆興府府尹治政之術無雙,但修為不強呢?
此時府城級別的道宮宮主施法控制了隆興府府尹,欺上瞞下,無法無天,那該怎么處置?
不交給官吏,由道宮自治,則久而久之,道宮不復朝廷所控,升遷出自上宮,則若主公后裔暗弱,可能導致道宮凌駕于皇權至上。
故此等隱患,主公不可不察也。
此僅一例,尚需斟酌手段控制,何況其他問題。”
徐子靜說完之后,姜尚頓感無言。
他想的是如何將道宮納于治下,然后為他所用,鞏固自己的統治。
而徐子靜他們從制度本身出發,考慮的是萬世一體,能讓這道宮體系完全融入到朝廷治下,形成牽制。
不能說誰對誰錯,只是一種初創制度,多多少少都要歷經時間的考驗,然后再不斷磨合。
“是孤想當然了。
還請三位先生多費些心力,與孤一同完善這道宮體系。
然后在三月之后,于孤封地施行新的制度。”
姜尚嘆了一口氣,對著徐子靜他們說道。
“主公此法確實很妙,施行此法,利大于弊。
主公立下大體框架,我們三個查漏補缺,應該能避免剛才子靜的問題。”
高子正笑著圓場,然后繼續說道:“當然,這道宮制度究竟如何,還得看道門那邊具體是什么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