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聰明,那就更懂得心照不宣。
馬上要入京都了,先想想我們到時候該如何行事吧。
是奉天子以討不臣,還是天子意外暴斃,孤不得不臨危受命?”
越接近京都,姜尚心中的野心也就越大。
隨著秦王和妖族的這一番折騰,本來被儒家敵視的姜尚,在他建立聯盟后,收到了不少人才的投靠。
與當初聞仲剛剛成就太乙金仙不同,那時候姜尚根基淺薄,若是依靠聞仲強橫的修為奪位,一切都是空中樓閣。
現在他乃是宇內赫赫有名的盟主,麾下人才濟濟,治國安邦的一套班子,足以組建完成。
也就是說,他隨時可取這虛弱不堪的大乾王朝而代之。
因此,現在私下里只有心腹的情況下,姜尚不介意暴露自己的野心。
先建立新朝,然后慢慢將新朝升格,化作天庭。
天庭一立,到時候他這執掌封神榜的人,難道不是名正言順的天帝?
“主公,先奉天子以討不臣吧。
我們總要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至于之后的事,主公,你說作為一個漸漸長大的傀儡,他會做什么事?”
徐子靜平靜地說道。
這種幼年天子成為傀儡,長大后肯定不甘命運,所以,多半會奪權。
“子靜的意思?”
姜尚眉頭一挑,一切盡在不言中。
“正如主公所猜測的一樣,到時候其失去民心,自有勸進之人。”
徐子靜冷靜地說道。
如果現在攻進京都,然后立刻滅了那小乾帝,無論怎么做,都會落人口實。
這種事,就連秦王這將小乾帝趕下臺的反王,都不得不封了對方順命侯。
有了奉天子以討不臣的思想后,姜尚就刻意低調起來。
而且越接近京都,姜尚越表現出一副忠君愛民的態度,仿佛他真的是懷揣著一顆忠心而來的侯爺。
若是這侯爺不是逼得太后被迫冊封的話。
當然,這被迫封姜尚為吳侯的事,知道的人已經沒有多少。
畢竟大乾進入末期,這京都最近經歷了太多事,當年親眼見證了那一幕的大臣,已經死得差不多了。
當姜尚帶著九大諸侯真的到了京都城下,看著那數十丈高的城墻時,韓振邦他們一個個呼吸急促。
他們難道就真的是忠于大乾之輩?
笑話!
“盟主,如今京都還在偽王麾下兵馬手中,我愿率麾下兵馬,攻克京都,請盟主恩準!”
孫臣興請命。
京都就在眼前,第一個攻進京都的人,撈到的政治資本絕對雄厚。
既然當初沒有爭過姜尚,得盟主之位,那他就要做聯盟里第二個有影響力的諸侯。
如此,才能源源不斷地吸引人才進他麾下。
“孫都督好意,孤謝過了。
不過京都畢竟是帝都,擅動刀兵不太妥當。
所以孤早就派了暗間,現在差不多也是他們該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姜尚笑得很溫和,因為他有必勝的把握。
果然,城門轟然打開。
柏鑒的身影出現在城門上方。
“恭迎吳侯,城上諸將士皆愿棄暗投明,與吳侯一道清君側,奉正朔!”
柏鑒身著盔甲,一臉正氣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