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下定決心伐天,姜尚會慢慢由自己來落實這些國策。
好在大昊治國非以儒家為本,沒有循古的傳統,而是法家的法今為本。
所以不必擔心太子登基后,處處被文臣用先祖遺訓來掣肘。
“兒臣只恐自己能力不足以擔國,還請父皇打消伐天之念!”
姜晨鼓起勇氣,對著姜尚說道。
“伐天一戰,勢在必行!”
姜尚幽幽一嘆,然后對太子說道。
“是兒臣失言了。”
太子連忙說道。
“朕自得到一眾賢臣輔佐后,一直沒有多少身先士卒的機會,不過這不意味著朕的修為不高。
你的文課一直由孟還真他們教導,朕不擔心。
不過一朝之主,最好還是有修為傍身。
否則如順命侯劉煜,手無縛雞之力,淪為傀儡近二十載,最終禪讓江山于朕,就是前例。
故朕將傳你一套鎮世神功,為大昊皇室鎮族神功。”
姜尚說的神功,乃是他以元始道德真經為根基,糅合人道氣運,以人道氣運鎮壓八荒的帝皇絕學。
這絕學雖然立意甚高,不過姜尚本身并沒有多少實踐,因此這威力到底如何,還頗多存疑。
“兒臣多謝父皇賜功!”
姜晨立刻對姜尚恭敬地說道。
姜尚一指點在姜晨眉間祖庭,將這一道《皇極鎮世決》以神念烙印在姜晨識海。
“回去之后慢慢體悟吧!
朕不欲生別離之情,所以你母后那里,朕就不去見了。
到時候你多孝順孝順你母后,也別薄待了你幾位母妃就行。
回去吧,做個出色的皇帝。”
姜尚揮手讓太子離去。
整個閉關之所又安靜下來,顯得有些孤寂。
“這大好河山,朕一定要回來再看一眼!”
姜尚極目遠眺,仿佛將整個天下盡收眼底。
自召見了太子他們之后,姜尚再次登聞仲府邸大門。
然后在聞仲府邸之內,匯聚整個封神榜神祇。
包括柏鑒、黃天化、黃飛虎、文聘他們,還有聞仲帶領的雷部二十四天君、羅宣帶領的火部五正神、呂岳帶領的瘟部六正神、金靈圣母帶領的群星惡煞等等。
“自朕得封神榜以來,已近五十載歲月。
僥幸得諸多賢才之助,讓朕得以創建大昊王朝,以一朝之氣運,彌補封神榜本源之缺失。
因而可匯聚封神榜神祇于此一堂之中。
而這次之所以將現有神祇全部聚集,是因為朕與聞仲、羅宣、呂岳、金靈圣母、趙公明、三霄娘娘等商議,借此界人道氣運真龍之威,占天界以為根基,重立天庭。”
姜尚開始做戰前動員,想匯聚諸神之力,一戰功成。
“這人道天庭的建立之法,乃老夫與諸多道友相商而成。
陛下愿冒此大險,將生死置之度外,重建天庭,我們截教門人感激不盡。
愿諸位道友能夠克盡全力,將天庭重建,不要辜負了陛下的一番心意。”
聞仲也站了出來,替姜尚勸說起其他人來。
“我們闡教同樣支持陛下重建天庭!”
黃天化一出聲,其他諸如龍須虎,鄧華等闡教門徒,也紛紛說道。
“陛下在此界創大昊王朝,使百姓安居樂業,為不世明主。
我等佩服之至,愿助陛下重建天庭,晉升為天帝!”
那些登榜的人族戰將或者人族大賢,絕大多數也贊同此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