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情商則會說:五更天?沒有核心技術的底層醫藥廠商!
事實上五更天的核心技術,還真的非常少。
若五更天想要參與全能干細胞移植技術這種前沿尖端的生命科學研究,還真的不夠資格。
無論硬件實力層面,還是科研人員層面,均沒有資格。
至少五更天需要建立尖端的醫學實驗室,同時將相關領域的尖端人才挖墻腳過來,才有可能開啟對應的研究工作。
否則研究什么?
難道真有人以為前沿尖端的醫學研究就是拿個顯微鏡看兩眼嗎?
外行人甚至不知道一個簡簡單單的移液管,居然都被一個海外廠商技術領先型壟斷。
然而傅宇航根本不知道,安無恙并沒有詢問他。
安無恙是借著詢問傅宇航的情況下,嘗試著觸發幸福人生系統的隨機事件或者是命運抉擇。
但很可惜,無論是隨機事件,亦或者是命運抉擇,均沒有出現。
顯然如同傅宇航所說,目前五更天根本不具備類似的條件,同時也接觸不到相關的科研團隊,又怎么觸發對應的隨機事件?
“除了干細胞數量區別這種可能性之外,還有其他可能性嗎?”安無恙有詢問。
“還有端粒長度區別的可能性。”傅宇航補充。
“安總,你知道海夫利克極限嗎?”傅宇航詢問。
“知道。”安無恙肯定的回應。
安無恙出生的時候,五更天醫藥集團已經成立了超過二十年,安無恙可謂是出生在了醫藥家族中,在耳濡目染的情況下,他多多少少知道一些醫學領域中的知識。
所謂的海夫利克極限,若用通俗語言解釋,那就是正常人類的細胞分裂次數大約是40至60次,每一次大約是2年左右的時間。
形象比喻大概是,人類有40次至60次的刷新機會。
“我們猜測是成年人的端粒長度相對較短,基因和細胞為了盡可能的保證壽命長度,從而拒絕了高濃度活力恢復因子藥劑的治療效果。”傅宇航說明。
“但這種可能性目前尚無法驗證,我們更傾向于是干細胞數量差別的原因。”傅宇航追加。
安無恙則好奇的詢問,“基因和細胞能做出拒絕的選擇?”
安無恙補充,“難道基因和細胞也有意識?”
傅宇航回應,“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站在生命的本質層面,以物理學來說,人類就是一個個原子組成的;以化學角度來說,人類是各種元素組成的;以生物學角度來說,人類就是各種蛋白質堆疊起來的綜合體。”傅宇航從不同層面解釋人類的本質。
“然而無論是原子,還是蛋白質,它們都沒意識,但堆疊起來就形成了人類這種有意識的存在,所以意識究竟是什么?”傅宇航反問。
“這是目前的終極問題之一!”傅宇航嘆氣。
“在生物學角度中,我們人類的很多行為,看起來仿佛是我們自己做出的選擇,但事實上是基因控制著人類做出了對應的選擇。”傅宇航補充。
安無恙打斷了對方,“太高深了,說一點我懂的!”
“簡單來說,第二種可能性相對較低,我們可以暫時放棄關注。”傅宇航回應,其實他根本不想講這些,因為他猜測安無恙多半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