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中早朝已是散去,各科官員們在千步廊的衙門內處理政務。
突然,外面傳來吵嚷聲,幾人走出門外,就見一個官兵急急朝宮內跑去,身后兩個小黃門跟在身后,卻是怎么都追不上那人腳步。
“唉,又怎么了這是?”有人拉住其中一個小黃門,問道。
“打...打...”小黃門氣喘吁吁,扶著腰朝那官員擺了擺手,遂即快步朝宮內跑去。
“打?不會又打起來了吧!”
“難道打到京城了?”
一時間,各科衙門官員臉上憂懼不已,互相看著,也沒了做事的心思。
突然,皇極門又走來一人,直直進了兵部衙門。
而每隔一段時間,就見有人經過千步廊,不是外頭進宮的,就是宮外頭傳旨出去的。
很快,留意這邊動靜的官員們,就看見了楊嗣昌、孫傳庭和孫承宗三人形色匆匆的身影。
“果然是同韃子有關...”
“不過你瞧見沒有,孫總督好像...挺高興的!”
“是嗎,我就見楊閣老臉色不好,沒看見孫總督怎么樣。”
“怎么孫老也一起來了?”
千步廊熱鬧非凡,幾人湊在一起議論紛紛,又有人派了隨從小廝出去打探消息,可探來探去,也不知個所以然,也只好繼續等著從宮里傳出什么消息來了。
楊嗣昌低頭走著,身后是孫承宗和孫傳庭二人,他心中納悶,不知皇帝怎么會將他們三人一同傳入宮中。
而進了武英殿,楊嗣昌才發現除了自己三人,曹化淳和駱養性也在。
皇帝坐在御案后,見人都來了,將軍情遞給王承恩,“給他們都看看!”
王承恩忙接過,首先便給了閣臣楊嗣昌。
楊嗣昌翻開折子,看到“盧象升”三個字時還以為自己眼睛花了,再定睛一看,果真是“盧象升領天雄軍圍濟南”這幾個字。
再看,楊嗣昌更是心驚,多爾袞、岳托率建奴入濟南,如今正是被圍在了濟南城中。
楊嗣昌目瞪口呆,想著盧象升什么時候出了詔獄?
想著陛下撤出高陽和濟南的真實目的到底是什么?
想著陛下是真的要議和嗎?
軍情順著所有人轉了一圈,最后又回到了朱由檢手中,他滿意的看著下面眾人精彩紛呈的臉龐,有的喜有的憂,但一樣都有不解。
朱由檢端起茶盞飲了一口,緩緩開口道:“知道朕為何搬來武英殿嗎?”
眾人聽到皇帝的聲音,下意識得躬身,可此時腦子還在思考軍情所奏之事,居然沒有一個人回皇帝的話。
朱由檢也無所謂,自顧自說道:“武英殿,太祖肇基,就從這‘武英’二字起。”
朱由檢說著,將茶盞重重放在案上,起身走下御座,一路走出殿門,站在院中,殿中諸人也只好跟著皇帝走出去。
朱由檢抬頭看向殿上牌匾,繼續道:“有武而英,遂有天下。我朝至今二百七十年,‘武英’何在?”
朱由檢回過身,看著他們“哼”了一聲,“‘文華’倒是不少,只會吟風弄月,文而無質,華而不實!說到盜寇全無良策,只會說什么夷夏之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