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淵閣照舊人來人往,今日更是熱鬧了些,幾個閣臣在皇極門外散了之后,俱是回了這里,不僅他們,六部幾個尚書也攜手來了文淵閣。
他們是來找楊嗣昌的,對于皇帝出京后的事,他們也是好奇得很。
若有什么策令,楊嗣昌定然知道,他們也好有個心理準備。
可他們來了,楊嗣昌卻是不在,他兀自回了府,關上門來寫辭呈。
辭的,自然是兵部尚書一職,寫完后想了想,猶豫著是否要將自己提議的人選也寫上去,可這么做,好似有結黨之嫌,就又放下筆。
可楊嗣昌想想還是不甘,就算陛下屬意盧象升來接任,自己也不愿他如此順利,總要多拉著幾個人,將水攪得渾一些,才有機會摸魚。
楊嗣昌命人去請兵部主事張若麒和都察院右都御史張忻,三人在書房中談了約一個多時辰,方才散去。
楊嗣昌看著人離去之后,又深深嘆了一口氣,但愿能如自己所愿啊!
宮中,朱由檢先帶著朱慈烺去了慈慶宮,再怎么樣,也該對張嫣道個謝。
慈慶宮中,張嫣心神不寧,她這一個月以來終于體會到了國事的繁忙和復雜,對朱由檢則更是多了一層欽佩。
而宮外傳進來的那些流言,讓她初時膽戰心驚,真怕皇帝真的出了事。
后來聽聞皇帝平安,一顆心才定了下來,不枉她在觀音前夜夜祈求,總算一切順利!
現在想想,自己當時孤注一擲,執意要求傳位給他,看來是明智的抉擇。
“娘娘,陛下朝咱們這里來了!”
此時,張嫣正準備用膳,聽了這話立即抬頭,“陛下這個時候來了?”
“是!”
正說話間,外面已是傳來聲音,張嫣忙放下筷子,疾步朝外走去迎接。
朱由檢拉著朱慈烺,見張嫣走出殿門,加快了腳步,“皇嫂!”
“皇嬸嬸!”朱慈烺則是抽回自己的手,恭敬得朝張嫣行了禮。
張嫣忙回了禮,眼睛卻是看向朱由檢。
出門在外一個月,瘦了不少,可看著精神挺好,張嫣放了心,側了身子讓二人進殿。
“陛下怎么先來妾這里了,周皇后定然等著陛下,她有了身子,這幾日很是辛苦。”
朱由檢點了點頭,進屋掃了一眼,見桌上放著兩三碟小菜,俱是素食,不由問道:“皇嫂為何膳食如此簡單,可是宮人不用心?”
說完,朱由檢怒目朝服侍的看去,殿中宮女當即跪下請罪。
張嫣忙出口道:“是妾吩咐的,妾一個人哪里吃得了這么多,這兩三樣足夠!”
“那也該有個葷腥才是,不然于身體有礙呀!”朱由檢看向宮人,“可是因為俸銀不夠?”
朱由檢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銀子不夠,之前加俸,是給有皇子公主的幾個宮加了,張嫣獨自一人,便沒有給她加,若是因為這個原因,朱由檢真要抽自己一巴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