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怕是來不及!”劉宇亮忙說道。
朱由檢瞥了他一眼,開口道:“翰林院的人呢?”
大明的科舉考試主管機構是翰林院,負責組織和管理科舉,科舉的考官也都是出自翰林院中。
而內閣和六部官員,則是監督考官行為,防止他們幫助考生作弊。
“臣在!”
翰林院諸位官員同時出列,朱由檢看了一圈,朝黃道周說道:“黃卿,此次考試,便由你負責。”
皇帝跳過首輔劉宇亮,讓黃道周一個翰林侍講來負責科舉,委實有些讓人意外。
朱由檢想的是,黃道周此人耿直,不屑官場那一套貪權納穢的做法,讓他來負責,能少一些舞弊之事。
“臣遵旨!”黃道周自然欣喜,這是陛下對自己的信任啊!
“這次科舉,除八股文之外,加設算科、法科、工科、農科這四科,戶部、刑部、工部先出題給朕過目。”
“陛下,這不合祖制啊!”黃道周聽了這話,卻是反對道:“自太祖開國,洪武三年,太祖詔定科舉法,便是——”
“好了好了,”朱由檢擺手道:“你說的這些朕都知道,祖宗法制祖宗法制,黃道周啊,你睜開眼睛看看,大明再不變革,可都要沒了,朕需要人才,不是需要他們給朕粉飾太平,不需要看那些結構整齊的文章,朕是要可以做實事的人!”
“陛下此言差矣,能寫得一手好文章,自然才思敏捷,如何不能給陛下干實事了?”黃道周不服。
朱由檢簡直氣笑了,自己怎么會一時沖動點了他來,這不是給自己添堵來了。
“黃道周,朕問你,你可懂農事?”朱由檢問道。
黃道周搖頭,“農事自有民戶,這是他們職責所在!”
朱由檢搖了搖頭,“可朕覺得,這戶籍制度,卻是禁錮了百姓手腳,若是民戶中有人擅長手工制藝,若有匠戶子孫擅長兵法,又有軍戶子孫擅長農事,這豈不是浪費了人才?”
黃道周聽了皇帝這話,只覺得更為荒謬,“此乃祖制,萬不可改!”
“若因為此祖制,而導致我大明亡國,黃卿,也覺得無所謂?”朱由檢這話已是帶了厲色,在場官員俱是在心里打鼓,黃道周啊黃道周,何必跟陛下對著干呢?
如今這戶籍制度早已名存實亡,那些民戶匠戶可都做流賊去了,哪里還守著祖制的呀!
“陛下多慮,大明如何會亡?”
“哼,”朱由檢走下御階,指著外面說道:“不會亡?這世間萬物,有生就有死,不過就是風水輪流轉,朕今日站的地方,從前可是元朝的宮殿,而元朝土地,曾經也是從大宋手中奪來,你為何覺得,我大明就不會重蹈覆轍?”
黃道周臉色有些發白,嘴唇囁嚅說不話來。
“再者說,祖制,也是我朱家祖制,太祖爺若是不滿朕這番安排,待朕百年之后,親自去領罪就是,可只要朕在位一日,就由朕說了算!”
朱由檢說完,返回御座坐下,看向黃道周,“朕看重黃卿你磊落剛直、德如天高,故選用你來主持科舉,可若是黃卿覺得朕之所言不合適,那便罷了,朕另外選人便是!”
朱由檢這話說完,靜靜得看著黃道周,翰林院其余人臉上焦急,恨不得替他應下。
多考幾科又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