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有性聞言,忙道:“臣不敢和兄長相比!”
“可有想過做太醫?”朱由檢又問。
旁人都聽出來,皇帝很是看重此人,若吳有性說一句“想”,說不定皇帝就一道升職旨意給他升官了。
可小皇子藥還沒喝,病也沒見好,尚且不知道他的醫術到底如何,陛下為何就這么信任此人呢?
別說承乾宮中的人不知道,連吳有性自己都不知道,這一切來得頗是莫名其妙。
“陛下,臣醫術不精!”吳有性躬身推辭。
“醫術不精”,朱由檢是不會信的,不過既然他自己不想,那便罷了!
朱由檢朝他擺了擺手,吳有性忙疾步出了承乾宮,他還得回去給小皇子制藥。
吳有性離開后,奶娘抱著朱慈燦回去擦洗更衣,約莫半個時辰,太醫院的藥便送了來。
朱慈燦一碗藥喝下,本哼哼唧唧的他,當即就沒了聲音,就算又拉了一次,也不見他疼痛的哭聲。
田禮妃見此,心中舒了一口氣,再看向皇帝的目光也柔和了一些。
“陛下為何知道這個吳有性,能治好燦兒?”田禮妃問道。
“因為他是吳家的人,”朱由檢笑著道:“吳有光不能來,這個吳有性,一聽就是他的族人,吳家人,醫術又怎么會不好呢?”
田禮妃一副不信的表情,陛下當她是傻子呢,就算是吳家人,難道吳家人人都有好醫術不成?
朱由檢見她不信,也就笑了笑,“放心,燦兒不會有事。”
田禮妃點了點頭,溫順得靠在皇帝胸前,“幸好有陛下,若再讓那等庸醫繼續為燦兒醫治,還不定怎么樣呢!”
朱由檢卻是知道的,再醫治下去,到明年開春時分,朱慈燦便會夭折,這是田禮妃失去的第一個孩子。
眼下因為吳有性,朱慈燦不會有事了!
朱由檢知道吳有性是明末時治療瘟疫的大醫,崇禎十四年,在河南、浙江、山東、河北等地流行一場瘟疫,患者甚多,延及全國。
當時醫家用一般治療外感病的方法,或用治療傷寒的方法治療,或妄用峻攻祛邪之劑,往往無效,甚至導致病情遷延,進一步向危重階段發展,致使枉死者不可勝數。
便是吳有性,鑒于這種情況,潛心研究,認真總結,提出了一套新的方法,強調這種病屬于溫疫,非風非寒,非暑非濕,非六淫之邪外侵,與傷寒決然不同。
他的新方法治好了大多數病人,他也因為這些經驗而寫出了《溫疫論》,在中醫溫病發展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這種大的疫病,他尚且能找出方法來,對于一個小兒痢疾,他又如何會沒有辦法呢?
在朱由檢看來,吳有性的本事,就是做太醫院院使也是可以,但卻待在制藥局中,不知是因為何故。
得找個時間,找吳有光問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