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奴在作戰時,大多會將陣亡將士的遺體帶回去,可這次卻留了一個親王的尸體在德王府中,不難明白,他們所謀劃的是什么了。
陛下英明,不然,百姓又要受苦!
朱由檢點了點頭,問道:“那依你看,什么時候才能將百姓遷回去?”
“城內如今仍舊日日焚燒艾草,水域中也投放了消疫丸,依臣之見,再有百日,應當就可以了。”
“百日...”那就得三個月,三個月后定然是要錯過春耕了,錯過了春耕,今年濟南城的百姓口糧可要怎么辦?
可要是將他們提前遷回去,說不定就要染上天花,雖然可以中痘,但也不能保證中了就一定傳染不上。
朱由檢眉頭緊鎖,這些百姓還得在皇莊上住著,得想個辦法讓他們能有所生計,可以活下去。
“陛下?”吳有光見朱由檢不說話,心下著急,若是不聽自己的,可便有將疫病傳播開來的風險了,這不就中了韃子的計策了么!
朱由檢聞言回過神來,點頭道:“那便聽你的,百日后再將百姓遷回去。”
“陛下圣明!”吳有光放了心,語氣也多了些輕松。
“對了,”朱由檢突然想起一事,“吳有性是你胞弟?”
“回陛下的話,吳有性是臣堂弟,隔了房的。”吳有光忙道。
“他醫術甚好,為何不是太醫,而在制藥局待著?”朱由檢對此很是疑惑,正好今日吳有光在,不妨就問問他。
說到這個問題,吳有光神情卻頗是無奈,可這無奈中似乎又多了些驕傲之色。
“陛下,臣這個族弟,于醫術上天賦極高,可小時候,也被人稱作‘書呆子’,一心撲在醫書上,為人處世欠缺了一些,恕臣直言,他若為太醫,恐怕已得罪了不少權貴,怕是連命都沒有了!”
太醫不僅給宮中貴人看診,宮外勛爵權貴也可命太醫上門看診,吳有性不會說話,看不懂眼色,便容易得罪人。
“如今他在制藥局中,也能潛心研究醫書,已是極好的事了,”吳有光看了眼皇帝,見他面色平常,又繼續道:“況且,吳有性精通疫病的防治,并沒有精于全部醫術。”
原來如此,朱由檢聽了這話點了點頭,制藥局不需要出診,就不需要面對朝中貴人,自然沒有機會給他去得罪人。
而就在太醫院中,吳有光是院使,看在他的面上,也沒人會去為難他,能讓他潛心研究疫病,他自己也是樂于此。
“既然如此,文淵閣內關于醫術的書,他若是需要,盡可去取閱,這是朕給他的特旨,讓他好好研究便是!”
文淵閣不僅是內閣所在,它還是宮中的藏書樓,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進去的。
吳有性能得到皇帝特旨進文淵閣看書,當真是無上的榮譽,多少人都羨慕不來的好事呀!
朱由檢的這道旨意,讓吳有光更是滿懷激動,“多謝陛下厚恩,吳有性知道,定然也是歡喜瘋了!”
“那你可得緩著些說,別讓他瘋了,朕可要用他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