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奎氣呼呼得瞪著田宏遇,想著等散了朝,定要去找他要個說法!
“還有要奏稟的嗎?”朱由檢掃了一眼下面大臣,開口問道。
“陛下,臣有奏!”這時,方逢年從隊列中走出來,大聲說道。
方逢年已經不是閣臣,但仍舊擔著禮部尚書的職,朱由檢難得見他上奏,也不知今日是為了何事。
“陛下,日前湯若望請陛下題字,不知陛下可有決斷?”
朱由檢眼睛瞇了瞇,原來是為了湯若望來的。
朱由檢沒有開口,眼睛四下一掃,眼下這些傳教士在大明土地上很是活躍,傳聞連崇禎帝都差點受洗,眼下這滿堂文武,又有多少是信了天主教的。
昨日的折子,今日就急哄哄來催了,這幫傳教士的耳目可真是不少。
“朕想了想,題字這事,委實沒有必要,我大明擅書法之人何其多,讓他去找別人吧!”朱由檢說道。
朱由檢這話出口,眾人也都愣了片刻,原先陛下對于海外來的這些和尚,可禮遇的很,今日怎么了?
不就一幅字?要是往常,定然就應下了吧!
方逢年也沒想到皇帝會拒絕,而且這理由,也頗是牽強了些。
湯若望要陛下題字,看的自然不是他的書法好壞,是因為陛下的身份呀!
有皇帝親自題字,于湯若望而言,在大明傳教則能更為順暢。
朱由檢自然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才拒絕了。
的確,傳教士們如利瑪竇、湯若望這些人,的確是給大明帶來了一些新的科技和理念,可是要知道,他們從大明拿走的也不少啊!
再說了,打著宗教信仰自由的旗號在大明傳教,殊不知歐羅巴正因為宗教改革而血流成河呢!
信仰自由?
他們先自由一個看看呢!
也就是大明海禁,不知外面形勢,那幾個國家可正開著船,在各個大洲發展殖民主義,人家土著民本來也有信仰啊,憑什么讓他們成為奴隸呢?
別看大明如今內憂外患,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大明實力尚可,要不然,哪里來的同你好好說話,大明的絲綢、瓷器、茶葉,就不是用白銀來買,而是用槍支大炮來搶了!
大明,也早就成為了別人的領土,大明百姓,也已經成為了別人的奴隸。
大明土地上的礦產,全部會源源不斷得流出去!
可眼下,朱由檢還沒有同他們徹底翻臉的準備,還有需要利用到他們的地方!
朱由檢看向隊列中的宋應星,他如今為大司農,也需得日日上朝,而他和徐光啟是好友,徐光啟在世時也入了天主教,不知他對天主教,是個什么看法。
“宋卿,”朱由檢開口問道:“你的《天工開物》,湯若望可有看過?可有翻刻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