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他考棚發現了這個!”押解這名考生的侍衛攤開手掌,掌心赫然是一個紙團。
“這不是我的,我也不知道它為什么在我的考棚里!”那人大聲喊道:“可以比對筆跡,這不是我的東西!”
朱由檢接過那張紙團,同侍衛手中拿著的卷子放在一起比對,黃道周也走到一旁看著,紙團上的字跡綿軟,寫得也倉促,看著有些潦草。
卷子上倒是一筆臺閣體,正雅圓融,是好字!
“的確不是你的,可這也并不能說明什么,若是旁人傳與你的,你同樣是舞弊!”黃道周皺眉道。
“這個字...我知道了...我知道是誰的,是鄭廉,是他的字!”
黃道周又命人去將鄭廉帶出來,這片刻功夫,黃道周便查問起了眼前這人身份。
“學生李信,是天啟丁卯年舉人。”李信開口說道。
朱由檢聽到這名字,眼睛一亮,忍不住就開口道:“河南開封人?”
李信不知道眼前這人是皇帝,只當以為是組織科舉的大官,自己報了名字,他說不準在哪里看到過自己資料也說不準,當下并未多想,老老實實說道:“是,開封杞縣人氏。”
聽了這回答,朱由檢仍不敢信,繼續問道:“你父親是李精白?”
李信聽了這話,面色倏地一白,當即有些憤怒起來。
父親李精白原來是山東巡撫加兵部尚書銜,崇禎初年因為魏忠賢逆案而被打為同黨,削職為民。
這次科舉,自己本不想參加,朝廷黨派之爭如此尖銳,這官有甚好的,可父親卻是覺得自己年少便考了舉人,不考個進士,實在太過可惜。
父親對于朝廷無怨言,有的只是可惜,他那一腔抱負無從施展,便要自己去替他了了這個心愿。
說實話,李信不想,故他這次考試也準備隨意答兩句,便是要落第的。
落第歸落第,和舞弊可不一樣,舞弊可是得挨刑罰,疼不說,多冤啊,自己沒做過的事,為什么要承擔責任!
可這人知曉自己身份,還知道自己父親是李精白,若是個和父親有罅隙的,自己有沒有舞弊,在他眼中都是有錯的。
李信神色冷了下來,見前面看向自己的人目光中多了幾分可惜,心頭一滯,想著這次約莫是要不好了。
朱由檢眼中的“可惜”被李信理解錯了意思,他知道侯方域來參加科舉,意外之中也多了幾分本該如此的合理,可這個李信,委實是意外之喜了。
李信,后來改名為李巖,是李自成軍中重要將領,在明末這段歷史上,也是個重要人物。
《明季北略》評價李信“有文武才”,從他后面的行為來看,不是虛言。
不僅文武全才,生性也是慷慨,經常接濟窮人,又愛打抱不平,伸張正義,倒是有江戶俠士的風格。
他在崇禎十三年加入了李自成軍,便是他主張收拾民心,打出“闖王來了不納糧”的旗號,而在入京之后,也是他建言安撫前明官紳,可李自成沒聽,以至于軍紀大壞,根基難固。
之后,李自成又聽信牛金星讒言,殺害了李信,真真可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