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平,這不公平!
他怒急攻心,卻是一個字都說不出來,而侯方域,卻是連一個眼神都不屑于給他,徑自朝前方走去。
獄卒啐了一口,大步跟上,沒人發現阮大鋮眼珠子直愣愣得,沒人看見他頹然倒在地上,雙手揪著自己領子,蹬了蹬腿,倏地不再動彈。
科舉結束,倪元璐將皇帝政令下發,新任御史全部到了都察院中,如今都察院只剩了個左都御史李邦華,乍然接收了這么多新人,一時也有些愣神。
李邦華讓金光辰同這些人講述了一番規矩,相當于新人培訓了,而后看著輿圖將這些人分派好,又給了他們準備的時日,才讓他們各自任命去。
算科的進士中,鄭三俊親自挑了幾個人去戶部觀政,其余有去到南京戶部的,范景文說大明中央銀行也要幾個,后來遠在江淮造船的王徵居然也寫了折子,說要幾個算科好的去幫忙。
王徵要了人,畢懋康也不甘落后,說他火器制造也需要算科,不僅如此,他還順便要走了幾個工科的人。
皇帝看著這些奏章,聽著倪元璐的抱怨,不免得意,“朕覺得呀,八股取仕可以三年一次,但這些專業人才啊,還是年年都要選出來才行。”
倪元璐抱怨歸抱怨,但心中也是認可的,他帶笑應了“是”,又問道:“前三甲,陛下如何安排,是遵祖制入翰林院?”
“自然不!”朱由檢搖了搖頭。
倪元璐想著也是如此,今次選出來的這三個人,可都是實用型的,去翰林院未免大材小用,或者說,放錯了地方。
“張履祥去農政司,南方農田的事,當由他著手去辦,”朱由檢說道:“李信去兵部觀政,盧象升知道該怎么培養他,至于侯方域,”朱由檢想了想,“先去戶部觀政吧,屯田的事可以讓他寫個詳細的章程。”
“是!”倪元璐應道。
“還有方光琛,”朱由檢問道:“他要考庶吉士嗎?”
“不考,等著朝廷授職!”
“既然如此,就讓他去谷城做縣令吧!”
谷城縣令阮之鈿因為張獻忠身受重傷,傷如今是好了,也被調去襄陽任同知,算是高升。
朱由檢此前也答應了方光琛,若是他能考中,就放了方一藻,他是一國之君,君無戲言,這便命人將方一藻給提出了大牢。
倪元璐應下,又道:“凌文遠,陛下可有安排?”
凌文遠這次在二甲之前,名次算不錯,況且是凌義渠的兒子,皇帝若是想要抬舉他,也說得過去。
“朕聽凌卿說了,凌文遠想考庶吉士,這便隨他去吧!”
想考庶吉士,便是想要入翰林院,入翰林院,便是有入閣的心,朱由檢不得不感嘆,這孩子野心,不,志向不小啊!
也不知道坤儀能不能吃得住他?
朱由檢想著想著,就想到了兒女親事上,此前凌義渠說沒有功名不考慮親事,如今功名也算有了,按照凌文遠的才學,庶吉士當也不是難事,這親事,總該沒問題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