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番薯,”范復粹想到宋/應/星的番薯,接著鄭三俊的話說道:“眼下番薯已是有了成果,米糧若還不夠,可以將番薯運去山西救急。”
“單獨辟一塊地方新建慈幼局,將因疙瘩瘟而失了雙親的孩子接入慈幼局照料,觀察之后若沒有染上,再分送到各地慈幼局中。”蔣德璟開口。
“尸體得盡快掩埋!”盧象升說道。
“不,得焚燒,不能掩埋,埋在地下就有活物來吃!”朱由檢說道。
“主要還是得先防和治,”吳有光此時說道:“山西得先封起來,不得讓人出也不得入,特別是有疫病的城鎮更是要加強監管,周邊的藥品得趕緊命人送去,臣請旨,親自領大夫前往山西。”
吳有光身為太醫院院正,稟著濟世為懷的心性,遇到疫病自然是想要出份力,可他說了這話,范復粹卻是搖頭。
“吳院正不可離京,陛下身體康健盡在吳太醫之手,太醫院這么多太醫,換個太醫去可否?”
“本官不僅是太醫,也身為吳家人,雖然比不上又可于疫病的研究,但相比于他人,也算是精通,還請陛下允臣前去。”
吳有光這話說的在理,吳縣吳家人對疫病自有一套理論,其中吳有性又是佼佼者,吳有光比不上他,但比之其他大夫,也算是各種能手了。
“吳有光,山西有吳有性和喻昌,朕放心,不過,你是得去幫忙,不過是去南直隸。”
朱由檢看到奏報后,就想起來里今年這場大災,本是在山西流行,后來就到了安徽和江蘇,也就是現在的南直隸,那邊還沒有奏報來,可想來就算沒有,也快了,防范一下也不是不可。
“是,臣遵旨!”吳有光忙道。
朱由檢又看向盧象升,“讓黃得功護送糧食和藥材,在山西境再讓其余人接手,然后在山西邊界守著,不論誰,都不許出界。”
要做到這一點其實很難,古之除了官道,還有不少小路和山路,不走官道也能離開山西。
可朱由檢要防的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官吏和商賈,相比于百姓,這些人若要離開一座城池,必定是大車小車,養尊處優慣了的他們,哪里會徒步入山林。
而普通百姓,只要看到糧食,看到大夫和藥材,就能定下一半心來。
“還有,成立大明衛生健康院,吳有光你先任院正,正一品官身,南直隸的疙瘩瘟由你負責,吳有性任副院正,從一品官身,山西的疙瘩瘟由他負責,只要關于疫病,就聽你們號令,朕賜你們尚方寶劍,若有人膽敢違抗命令,先斬后奏!”
這種時候,最忌諱就是七嘴八舌,就算是太醫院院正,品級也不高,若是碰到封疆大吏指手畫腳的,到底該聽誰的?
朱由檢始終堅信專業的事該由專業的人來做,關于鼠疫,也該有吳有性和吳有光二人說了算。
眾人沒有料到皇帝又給建了一個新的衙門,盧象升是很快想明白了這一點,就同帶兵打仗一樣,一個軍隊若是有兩個指揮官,二人意見相左時,該聽誰的好?若起爭斗,豈不是自取滅亡?
這場疫病,也相當于是一場戰役,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役!
“另外發布召令,朝廷境內所有大夫,若有愿意去山西或者南直隸的,賞銀一百兩,若能有特殊功績,朕酌情給予衛健院官職,不去,但是能提供防治方案的,同樣有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