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的時候,朱由檢想到了什么,突然問道:“這幾次俸祿都發了寶鈔,卿們用下來如何?宮外可都有什么說法?”
鄭三俊是戶部尚書,聞言率先開口道:“百官們起初還有疑慮,很多拿了寶鈔,第一時間便去了大明中央銀行去兌銀子,待看到的確能兌出來后,也都接受了。”
“是,還有店鋪,這兩個月也都接受寶鈔了。”范復粹道。
官員拿寶鈔做俸祿是逼不得已,畢竟是朝廷的旨意,可店鋪就不一樣了,除了皇店之外,城中大多數鋪子并沒有在一開始接受寶鈔,覺得這東西拿了,要再用出去可就難了。
雖然朝廷一再保證,如今的寶鈔可以兌銀子,隨便兌沒有限額,可百姓還是顧慮重重。
而在流通了幾個月之后,店鋪也發現那什么銀行,也的確能用寶鈔兌銀子,這才慢慢接受了開始使用。
再到現在,一些行商更是覺得帶寶鈔比帶著銀子方便多了,而且還不會引起路上盜匪注意。
“是個好消息。”朱由檢點了點頭,接下來就是要一點點控制銀子的流通,不能讓大明的制幣權掌握在別人手中。
正說著,外頭傳來響聲,朱由檢朝外看去,見鄭芝龍和宋/應/星走了來,而在他們身后則有一輛大車,大車上裝著滿滿當當的東西。
“臣,參見陛下!”二人進店之后,朝朱由檢行禮道。
“起來說話,”朱由檢笑著朝他們伸了伸手,“一路辛苦,賜座,上茶!”
“多謝陛下!”二人起身,又朝著殿中閣臣拱了拱手,找了位子坐了下來。
“鄭卿,這次可買了多少糧食?”朱由檢問道。
鄭芝龍忙回道:“一共三萬兩千五百石糧食,加上其余臣不懂的水果糧食,差不多四萬石左右。”
那就是有五百萬斤左右了!
朱由檢滿意得點了點頭,這么一來,就算還要支援蒙古各部落,今年也該是夠了。
“鄭提督功不可沒啊!”鄭三俊開口道。
“鄭卿可要什么賞賜?”朱由檢問道。
鄭芝龍忙起身恭敬道:“臣為朝廷,為陛下辦事,不敢居功,都是臣應當做的,此次,宋司農也是出了大力,要不是有他在,臣說不準就要被當地人騙啦!”
鄭芝龍是個打仗的武人,對于糧食這種東西完全不懂,陳糧還是新糧,質量好還是不好,里面是不是摻了什么麩子之類的,他也分辨不出。
還要這次,朱由檢為了能給大明多點外來的糧食,讓宋/應/星跟著去了,要不然,真有可能帶回來的糧食一多半要浪費掉。
“都是朕的功臣,”朱由檢樂呵呵得說著,又看宋/應/星問道:“這次,可有什么稀罕的糧食帶回來?”
“倒也不算稀罕,不過比之原先的品種有了改良,”宋/應/星說著指向外頭大車道:“都在車里,陛下可要看看?”
“都搬進來!”
王承恩聽到吩咐,招呼著宮人將車上的東西一樣樣搬進殿中,搬了片刻就皺了眉頭,“可有什么東西壞了?都臭了!”
“哦,那個啊,不是壞了.......”
“榴蓮?”朱由檢聞到一股熟悉的味道,起身朝殿外看去,“宋卿可是帶了榴蓮回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