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要是知道王徵的想法,定然要好好寬慰他了,要知道,這可是比歷史領先了一百年的技術啊,能做到這個程度,已經是在自己意料之外了。
“哦,對了,”朱由檢走上甲板之際,又對王徵道:“這個明輪,還能再改一改,”朱由檢說著走到船尾,“可以改用螺旋槳推進,你知道什么是螺旋槳嗎?”
“臣知道!”王徵忙道。
螺旋槳,自己怎么沒有想到?
當是自己想到了馬車、水車等,所以想著給船也裝上明輪作為推進的工具,可卻沒有想到在船后裝螺旋槳。
可真能比明輪要好嗎?
王徵是個實干主義者,在沒有經過試驗之前,不敢妄下論斷。
朱由檢看到了王徵臉上的猶豫,卻也沒有去解釋什么,“你回去試試再說!”
明輪,或者叫蹼輪,輪機安裝于舷側,減少了舷側安裝火炮的數量,易被火炮擊中,就算有了蒸汽機也沒用。
其次,明輪有一半暴露在空氣中,白白損失了一半的機器效率,另外,明輪結構笨重,遇到風浪會使船只不穩定,遇到水草纏繞住,也會讓明輪失去轉動能力。
朱由檢要蒸汽船的目的,首先是戰爭,其次才是運輸。
火炮的數量不能少,而在戰爭的過程中,也不能讓蒸汽船重新成為人力漿船。
而螺旋槳在水面下,炮彈打不著,就不會影響船的動力系統,同時,它構造簡單,重量輕,在穩定性方面也比明輪有太多優勢。
再說了,就是現代船舶,用的也還是螺旋槳。
可見若能用螺旋槳代替明輪,蒸汽船的各項性能,定然也會大幅度提高。
“臣領旨,臣這就回去!”王徵這話的意思,竟然是連京城都不進了,急著要回船廠繼續研究。
“宋/應/星在京師呢,你要不要和他見一面?”朱由檢覺得作為科學家,兩個人閑話幾句說不準會有新的想法,比自己一個人蒙頭想要好多了。
“他剛才南洋回來,帶了不少新鮮東西,你去皇莊瞧一眼再回去!”
皇帝發了話,王徵再怎么歸廠心切,也只好領命。
朱由檢對他們十分有信心,既然王徵都能鼓搗出簡易的蒸汽機了,又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漢人可不比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來得差!
此時的南京碼頭上,也同樣圍了一群人。
李若璉看著齊佳氏,這個建奴女子在身上翻找著什么,旁邊站著永豐號的伙計,一輛輛裝滿了糧食的大車停在他的身后。
“怎么不見了?我明明是收好的?”齊佳氏臉上帶著急躁,可她已是找了許久,也沒有找到那張票據來。
沒有這張票據,永豐米行的這幫人,就是不肯將糧食交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