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在武英殿看了半個多時辰的折子,將最近需要自己拿主意的事都做了安排,命人傳給內閣。
沒過多久,殿門外傳來稟報聲,說左懋第求見。
“他不是受傷了?還傳來太醫?”
自己才回宮,什么事這么重要,如此迫不及待進宮來見自己?
“進來!”
朱由檢看著門口,很快,一個身影在內侍的扶助下走進了殿中,胳膊上顫著紗布,一條腿也是一瘸一拐,看著傷得挺重。
“到底是怎么回事?哪個膽子大的敢傷朝廷命官?”朱由檢看著臉色青白的左懋第問道。
左懋第臉色悲憤,同皇帝行禮之后才開口道:“臣有本啟奏!”
說罷,左懋第從袖中取出一封奏折,雙手呈上,開口道:“南北漕運之事,難易不可不審,險易不可不明,省費不可不較,是以,臣提議漕運改海運!”
朱由檢看著手上的奏折,再聽左懋第這話,猜測他這副模樣,定然是吃了漕運的虧,才會上這么一封奏折。
但要說左懋第是心血來潮,或者打擊報復,倒也太過武斷。
歷史上,左懋第便給崇禎上過奏疏,陳述朝中四弊:民困、兵弱、臣工委頓、國計虛耗等。
左懋第是崇禎四年的進士,在韓城為縣令期間,知民生疾苦,愛民如子,崇禎八年時,同縣內士紳反復磋商,毅然決定在全縣范圍內重新丈量土地,平均田賦,徹底改變韓城百姓空賠錢糧的現狀。
這么一個為民的清官,若說因為自己私心而上折子,那是不可能的。
可漕運大事,也不是簡單就能改革,朱由檢想了想,讓左懋第先坐了,而后命人將閣臣傳來。
內閣諸人因為皇帝回宮,本就在文淵閣等著,就怕皇帝對這些日子的政事有疑問。
而此時,他們剛收到從武英殿發回的折子,看了一圈也沒發現有什么問題,卻聽皇帝傳召,一時也不知道有什么事。
直到走進武英殿,看見了左懋第,心中才有了些許猜測。
“諸卿,”朱由檢示意了下手中折子,而后道:“詔你們前來,是因為漕運大事,不知對于漕運改海運,有什么想法?”
若說從前對于海運有什么想法,如今,因為鄭芝龍從海外運了這么多糧食回來之后,也對海運多了幾分不同的看法。
可是
范復粹想了想,開口道:“陛下,據臣所知,概我大明北方糧食,京師以及北方軍糧,主要征自南直隸,約占全國漕糧六成,除此之外,還有白糧,由蘇州、松江、常州、嘉興和湖州五府貢納,歲額二十一萬四千石,如此多的糧食,俱是通過運河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