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懋第當即抬頭,心中百轉千回,最后大步一跨,高聲道:“臣,領旨謝恩!”
語氣堅定,眼神也透露出了自己的決心,遂即又聽他道:“臣年輕資歷不足,還請陛下派副使協助!”
副使,不是左懋第真的缺人手,而是他主動請求皇帝派個人盯著他,以防陛下不放心。
可左懋第想岔了,若是從前的崇禎帝,這番請求說不定就準了,可現在的朱由檢對于這些人那是門兒清,左懋第是什么樣的人,他還能不知道嗎?
這么一個為民請命,兩袖清風的官,何必要派人去盯著,徒增煩惱。
“左卿勿妄自菲薄,”朱由檢笑著道:“你是年輕不假,可有為也是真,你主政韓城六年,幾人有你的作為,朕不問資歷不問年紀,只以才德用人。”
朱由檢這話說得漂亮,從中濃濃的信任,讓左懋第頓時激動起來,連身上的傷勢也是忘了。
“臣定當鞠躬盡瘁,為陛下分憂!”
其余幾個閣臣見了,不由為左懋第高興,特別是鄭三俊,看著自己衙門中有如此出眾的人物,面上也忍不住得意起來。
“還有一件事,”朱由檢看著眾人說道:“既然話說到這兒了,朕也就一并講了吧。”
范復粹等閣臣起身,神情更是恭謹,就聽朱由檢道:“左卿在韓城時,曾重新丈量土地,頒布了《均地法則示》,造《魚鱗冊》,掌握了全縣土地數量,做到了‘有田則有糧,無田則無糧’,不再出現真正地主不交賦稅,而無地農戶卻要承擔賦稅的現象。”
當時,左懋第的《魚鱗冊》,還用來管理河岸灘地,解決了河水淹沒土地,無地可耕種和河水退后,土地沒有耕種卻仍要納稅的難題。
當然,左懋第能如此順利施行,也同他在韓城的威望分不開。
今日,朱由檢既然聽了左懋第這一番話,也授予了他僉都御史和漕運總督的官職,只管理一個河道,似乎也有些屈才。
而土地問題,一向是關乎國家的大事,若能重新丈量全國土地,就能讓后續稅收等政策順利不少。
這個事,如果沒有能人清官去做,一來容易被地方豪強所威脅,二來容易侵占百姓利益,從而讓一個為百姓計的政策,成為一個害人之策。
眼前的這個閣臣,雖然是朱由檢一手提拔上來的,朱由檢也相信他們的人品,不會去做傷害百姓利益的事,可有沒有這個能力去做好這件事,卻是沒法確定的。
所以,朱由檢還是傾向于左懋第,畢竟他有經驗,也是個清官。
“左卿,你就從運河沿岸城鎮開始,重新編纂《魚鱗冊》,將沿岸土地丈量清楚,可明白?”
“臣,遵旨!”讓自己丈量土地,編纂《魚鱗冊》,左懋第又如何會拒絕,他心潮澎湃,一心只想著為大明的百姓多做實事,做好事,讓百姓安居樂業,不再受繁重賦稅之苦。
陛下圣明,左懋第心中想著,有如此陛下,大明盛世,定能再現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