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國用聽皇帝這意思,特殊待遇不是只對自己,便也放了心,起身后退到了一邊不再發表意見。
其余大臣聞言,這想法對自己有好處,自然也不會出言反對。
哦,有一個!
管著國庫的鄭三俊不樂意了,一年致仕這么多大臣,每個都從國庫支“養老金”,遲早得把國庫的銀子花完。
陛下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啊,眼下雖然比從前好了不好,但天災人禍尚未平,還有一個建奴在關外虎視眈眈的,造船、造火器,如今又多了一筆蒸汽提水機的費用,誰知道后頭陛下還有什么新奇的想法,等著從國庫支銀子。
這么個用法,就算有兩個、三個國庫,也是不夠的啊!
“陛下三思,如此,只怕國庫難支啊!”鄭三俊頂著諸人不滿的眼光開口道。
朱由檢很高興鄭三俊能出來反對,自然,他也早料到鄭三俊會反對。
他提出退休金這個事,主要的目的不是“給”,而是“收”!
“鄭卿說得也有道理,”朱由檢眉頭微皺,看向眾人道:“朝廷的錢用處太多,一時倒也真調不出這么多銀子來!”
朱由檢說完,又深深嘆了一口氣,看著諸人略帶失望的神色,繼續道:“不過,朕倒是真想按照唐、宋時的規制,在諸位卿致仕后,保障卿們的養老生活啊!”
宋朝時,對于致仕后的官員,朝廷是給予在任時一半的俸祿作為退休金。
不過話說回來,宋時商業繁茂,國家就算每年給遼金數目龐大的歲幣,也能從邊關貿易中數倍得賺回來,民間和朝廷俱是不差錢的。
當下可沒法比!
再說了,陛下選了這么多法科進士為御史,今后科舉,看來也仍會這么做,想要從旁門左道中賺銀子,怕是更難了。
可若只靠朝廷的俸祿,當真存不下銀子來,等致仕后,可怎么辦?
雖然陛下給漲了俸祿,但是...真不夠啊!
是以,當他們聽聞可以有退休金之后,心中是歡喜的,卻不想因為鄭三俊一句話,成了一場空歡喜!
“朕也知道你們的難處,這樣吧...”朱由檢看向諸人,說道:“你們都想想有什么法子,又可以不耗費國庫的銀子,又能在卿們致仕后可以支取退休金的,但凡有合適的主意,朕必有重賞!”
不耗費國庫的銀子,卻能在致仕后領錢,哪里會有這么好的事?
不用國庫的銀子,難道銀子會從天上掉下來不成?
陛下是什么奇思妙想?
朱由檢說完這些話,也不管他們一臉莫名,笑著說了聲散朝,便神清氣爽得出了皇極殿。
大臣們各自離開,回了千步廊科房做事,幾個閣臣也皺著眉頭回了內閣之中,除了生病的蔡國用。
“你說陛下是何意?致仕銀子?還不能用國庫的銀子,這該從何處找銀子?”倪元璐沉沉嘆了一聲,率先開口道。
倪元璐掌管吏部,對于大明官員的數量心中有數,就算這致仕銀按照品級來給,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啊!
鄭三俊端著茶盞沉思,繼而“嘶”了一聲,開口道:“你們說,陛下是不是已經有了主意,但不好說,就等著咱們來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