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最讓朱由檢為之頭疼的,便是和建奴之間的松錦大戰。
天災不僅對大明造成影響,對蒙古草原和建奴所在的遼東也沒有留情面,本就是貧瘠之地,沒有糧食的他們,只好再度將主意打到大明頭上。
史籍記載,皇太極吸取過去強攻寧遠、錦州受挫的教訓,制定了長圍久困、迫其出降的作戰計劃,命濟爾哈朗、多鐸等人領兵修筑義州城。
義州處于廣寧和錦州之間的大凌河畔,地勢開闊、土地肥沃,在此筑城屯田,實際上是建立了攻錦州的前哨陣地,同時一旦攻錦州,此地又是一個絕佳的后勤補給基地。
同年六月,皇太極指揮大軍兵臨錦州,開始圍城的持久戰。
這場戰役一共打了兩年,十四年,錦州東關守將吳巴什投降,建奴攻占錦州外城,填補護城河、毀壞城墻,將明朝的外援補給全部斷絕。
錦州守將祖大壽請求援救,朝廷命洪承疇領王樸、楊國柱、唐通、白廣恩、曹變蛟、馬科、王廷臣、吳三桂八總兵,步騎共十三萬,速會兵于寧遠,解錦州之圍。
可洪承疇不敢冒進,駐扎寧遠,以窺探錦州的態勢,終于在一個月后,洪承疇率八總兵,于錦州城南同建奴交戰,明軍士氣正銳,很是將建奴打擊了一番。
再一個月,皇太極親自急援錦州,雙方對峙半年之久,最后在十五年二月,隨著王樸的第一個逃跑,后面幾個總兵相繼奔逃,洪承疇突圍失敗,不久糧餉斷絕。
松山副將夏承德密約投降,以為內應,城陷,總兵丘民仰、王廷臣、曹變蛟被殺,洪承疇、祖大壽兵敗被俘,建奴占領了錦州,其次松山、杏山也相繼被占,至此,松錦大戰以大明的潰敗而結束。
史上評論,明清在遼西戰場的最后一仗,是皇太極一生軍事生涯中最精彩的一戰,也是中國軍事史上圍城打援的典范之例,從此之后,大明再未能有能力組織起對抗大清的有效反擊。
大明經此一役,元氣大傷,朝廷在遼東的最后防線,只剩下了山海關的吳三桂部。
松錦大戰的失敗,致使關外明軍精銳盡喪,松錦杏三城俱失,明朝在遼東的防御體系全面崩潰,除了山海關,僅剩下寧遠一座孤城,關寧錦防線徹底被摧毀。
之后,建奴大軍一點點蠶食,終將關外土地吃進,雖然仍有明軍殊死抵抗,卻已是無力扭轉局勢。
朱由檢剛踏上這片土地時,在山海關外同皇太極有過一次和談,可雙法都是清楚,那次和談對于雙方并無約束,不過是權衡利弊之后,各退一步罷了。
朱由檢也明白,十三年的天災當真如此嚴峻的情況下,建奴為了他們的活路,必定會對大明出手。
“六月...”朱由檢喃喃道:“還有半年時間可以做些準備,但愿能來得及!”
這些事梳理完畢,時辰已是差不多,朱由檢洗漱更衣,出宮前往祈年殿祭天,之后又前往太廟祭祖,一套流程結束回宮,已過了午時。
“陛下,先歇著吧!”昨夜陛下一宿沒合眼,今日又做了這許多事,龍體可吃不消,王承恩見朱由檢眼下青黑,實在有些不忍。
朱由檢“嗯”了一聲,將禮服換下,剛準備上床,卻突然停下腳步,“一個時辰后,你去替朕傳盧象升來,還有姜曰廣和宋應/星,算了,將閣臣們都叫來吧!”
朱由檢說完,朝王承恩揮了揮手,頭腦昏沉,得先睡一覺才能商議之后的事。
這一覺睡得很是香沉,朱由檢被王承恩喚醒的時候,尚未意識到自己身在何處。
“陛下,閣老們都來了,在殿外等候!”王承恩輕聲說道。
“哦,來了啊,”朱由檢點了點頭,才想起之前吩咐的事,“讓他們去暖閣候著,替朕更衣吧!”
暖閣中,幾個閣臣面面相覷,不知道大過年的,皇帝突然宣詔是發生了什么事?
“你們都不知道?”范復粹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