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雖不是大朝會,但畢竟是皇帝回來的第一日,有資格站在皇極殿的人都已是到了,還到得特別早。
“誒?范首輔怎么遲了?”皇極門前,劉宗周左右看了幾眼,竟然沒瞧見一直早早來的范復粹,不免奇怪。
“沒瞧見么,除了周尚書,其他幾位都還沒來呢!”黃道周挨近了些,袖著手說道:“昨日陛下將他們幾個留下,定然是吩咐了什么,說不準啊,他們又是熬了一夜呢,唉,陛下一回來,又得忙嘍!”
“你這話可不對,說得好像陛下親征時咱們都偷懶了似的。”劉宗周笑罵一句。
“太子學問是還不錯,不過說起治國來,到底遠遠比不上陛下,這也沒什么不能說的。”黃道周說道。
劉宗周聽他這話,不由“嗤”了一聲,“知道太子是你學生,用得著這么得意么!”
二人拌嘴的功夫,范復粹同蔣德璟、倪元璐三人自內閣走來,不久,鄭三俊同周堪賡也到了皇極門前。
這幾人一到便自動湊在一塊,鄭三俊手中拿著本厚厚的奏本,一看收獲頗豐的樣子,范復粹掃了一眼,笑著問道:“有辦法了?”
鄭三俊點了點頭,翻開奏本給范復粹瞧了一眼,范復粹笑著點頭,“昨日我同玉汝也談了半宿,想到的法子也是這個,這在從前有過先例,想來要做也是可行。”
“對,不過具體細節,我昨晚來不及補充,也就寫了個大概。”鄭三俊道。
“無妨,陛下心里是有主意的,若同意此方案,細節方面,總要各衙門配合才成的。”范復粹道。
幾人說了沒多久,門內凈鞭聲響起,諸人立即分散開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大門緩緩開啟,一行人有序走入皇極門,站在了皇極殿前。
比起熬夜苦干了一夜的閣臣而言,朱由檢神清氣爽得很,這么一大早上朝也不覺得困倦。
御座左下方擺了一張稍小一些的交椅,這便是給太子留的座了。
去年朱由檢不在京師,小事朱慈烺自己做主,大事則由內閣輔助,再拿不定主意則上報去山海關給朱由檢,是以,朝會沒有什么好說的。
不過這些大臣們還是啰啰嗦嗦說了不少,大多數都是朱由檢知道的事。
他們說這些也不是以為皇帝不知道,只不過想要在皇帝面前表露一番罷了,做的事不讓皇帝知道,難道要錦衣夜行嗎?
朱由檢心里也明白,耐著性子聽他們說了會兒,直到市舶司呂大器走出隊列來。
“陛下,臣有本奏!”同其他表功的大臣不同,呂大器的神色看上去不大好,想來接下去要說的是,也并不是什么好事。
“說!”
“自市舶司開辦以來,杭州、泉州、廣州、廈門四個港口已是籌備完畢,第一批海商已于去年冬日出航,水餉、陸餉也都征收了不少,外商也有抵達港口進行商貿的,不過眼下有個問題,臣也不知該如何處理才好。”呂大器愁眉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