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徵將桌上的圖紙收拾好,繼而取出一本奏本來,磨墨之后寫了幾行字,說道:“別急,這是還得讓陛下安排,我來寫奏本,你的書信寫好之后,先命人送去京師!”
“對對對,我倒是忘了!”宋應星寫下最后一個字,吹干上頭墨跡遞給王徵,“連夜讓人送去!”
王徵接過書信夾在奏本中,喚來清江船廠侍衛,叮囑一番后就讓他將奏本送去。
“你也別忙,我這幾日還研究了一個東西,屆時你一起帶上。”
王徵笑著拿出一張圖紙遞過去,“有了這個,今后稻谷脫粒能省力不少,不過問題就是...不是特別穩定,工作一個時辰后定要關了冷卻片刻。”
“也是用的你那蒸汽機?”宋應星看著手中圖紙,眼中露出欣喜。
“對,我還想著,遼東氣候嚴寒,土地定然同南方不同,若是冷硬,尋常人力犁地定然艱難,所以,我想用蒸汽機做個犁地用的,也好節省人力,何況,眼下遼東人力定然不足。”王徵又拿出一張圖紙,不過這張圖紙只畫了一半,還看不出是個什么東西來。
宋應星聽了這話,握著王徵的手不由道:“還好有你在,真是幫了我大忙,若能有此機器,遼東種植當能輕省不少,百姓也能因此得利!”
事情解決了大半,剩下的也不是宋應星能解決,他便收拾了行李,帶上水利圖紙,翌日便坐船正式出發前往遼東。
沿著運河,也有不少商船、官船北上,船上多是遷移去遼東的百姓和行商,他們拖家帶口,臉上既有期盼又有忐忑,實也不知等待著他們的,會是什么
沿著運河除了北上的,還有南下,便是前去徽州探查京債案的諸人。
高文采,原先的錦衣衛千戶,如今頂了夏云的位置,正式成為了錦衣衛同知。
他的升遷讓不少同僚都頗有意見,猜測多少有柳慧妃在陛下面前吹枕頭風的緣故。
高文采本人不以為意,不管柳如是有沒有替他說好話,升遷的結果就擺在眼前,不是別人,就是自己。
此刻,他得了駱養性的指派同朝廷官員一同去往徽州,除了監管這次案情之外,還得準備監察各處,看看天高黃帝遠的地方,到底還藏著多少齷齪事。
運河到了杭州,一行人便下了船,他們要在這里換徽船,沿新安江逆流西行,順利的話,再有五到七日便能抵達徽州歙縣。
“在寧國停一下,我同金御史先行一步!”說話的是御史姜埰,他同金光辰一樣,這次作為朝廷指派的巡按御史,特地徹查此案。
高文采點頭,“好,我會讓幾個錦衣衛暗中保護兩位大人。”
是保護,也是監視,雖然皇帝以及李邦華信任他們,可錦衣衛有自己職責所在。
姜埰同金光辰沒有表露出任何不滿和猶豫,他們反而是歡迎錦衣衛隨行,如此一來,最后結果就算有質疑,也不會是出在他們這兒。
“對了,還請劉主事隨我們一起。”姜埰又道。
這次查案,戶部也出了不少人,為的就是去查京債的賬,其中一個姓劉的主事是上一次算科的進士,這兩年多兢兢業業,鄭三俊瞧他能干,很快將其升成了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