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的天空像口倒扣的鐵鍋,灰蒙蒙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城墻下的守軍就算站在甕城根下,呼出的白氣也能在領口瞬間結出霜花來。
今年的寒潮猶如地府深處爬上來的惡鬼,將整片土地凍得發脆,昨日進城的百姓說,城外倒斃的流民保持著蜷縮的姿勢,手指深深摳進凍土,指甲縫里滲出的血珠轉瞬凝成紅珊瑚。
京師來的農政司司正昨日回城的時候直嘆氣,說土地凍得太結實,要試驗種什么,只能能明年開春再說了。
還有陸陸續續從關內遷來的百姓商人,如今的他們怕是悔青了腸子,不成想遷居竟然趕上這么冷的冬日,也不知能不能有命熬過去。
不過好在總督早有準備,這幾年囤的糧食也一車車運了來,看著糧食進城,百姓們總算能安心一些。
沈陽十王亭,屋中放了兩個火盆仍舊擋不住寒意往骨頭縫里鉆,洪承疇緊了緊身上大氅,看了眼坐在對面的宋應星。
自己一個武將都受不住這凍,他一個文臣,身子骨可別凍壞了,到時候怎么給遼東的土地種糧食。
想著,他將面前的火盆朝宋應星的方向踢了踢,宋應星想著種地的事,聽到火盆移動的聲音才回過神來,知道洪承疇是怕自己凍著,忙道了聲謝。
“這鬼天氣,去年都沒今年這么冷,也不知又要凍死多少人!”
“大凌河上水堅如精鐵,昨日夜不收踏冰過河見鹿群僵立如石雕,寧州來報,說凍斃戰馬七百...”邱民仰面上露出愁容,這還沒到臘月呢就這么冷了,再下去要怎么辦?
“糧食應該是夠,就是御寒之物...”宋應星愁眉緊鎖,“煤炭這些怕是不夠,要想別的辦法。”
“沈陽宮里還有不少錦被厚毯,可以拿出來分給百姓。”
“龍鳳圖案的記得不要用。”
“不怕,只要將圖案絞了,還是能用的,不然太浪費,保命要緊!”
“說得也是!”
“煤炭不夠,燃燒馬糞、牛糞,遼東松樹多,可混合松脂,火焰能維持兩個時辰不滅!”宋應星說道。
“當真?”洪承疇問道。
“下官有做過試驗,應當可行,”宋應星點頭,繼續道:“另外,邊防戰馬可與士兵同宿營帳,將士們盔甲這些便先不要穿了,可用烏拉草編織里衣,草莖用獾油浸泡。”
宋應星沒法種地之后,便將目光轉移到了御寒上,這幾日出城便是尋找可用之物,縱然只有一兩件能用的,但說不定就靠這些,能多救幾個人下來。
“好,我這就命人去辦!”洪承疇想著有宋應星在可太好了,不然這些法子哪個懂啊,還不知要多燒多燒煤炭才夠取暖,他連連點頭,對陛下讓他來遼東種地這件事更是感恩。
“京師文書!”
便在此時,王廷臣頂著一身風雪推門走來,屋中暖意將他眉須上的雪融化,順著臉頰流下。
洪承疇接過文書,擺手讓他離火盆坐得近些,“你先暖暖!”
“是夠冷的,今早守軍發現一具凍尸,上頭還凍著一只烏鴉,想來烏鴉啄食時喙尖黏在了尸身上。”王廷臣嘆道。
諸人聞言沉默搖頭,這種事這幾日聽得太多了,誰也不知道該怎么辦。
王廷臣暖和了幾分之后又道:“我小時候聽說過一個傳說,極北之地有寒龍吐息,所過之處生靈俱滅,哎...也不知此時遼東大地上這呼嘯的北風,莫不就是那惡龍的喘息...”
ps:《遼事紀略》載戰馬與士兵同宿營帳,馬匹體溫可使帳內升溫約5°
烏拉草編織的寒靴可抵御-30°c嚴寒,需每日更換干燥草絮。
遼東御寒有極端手段,比如尸體砌入房屋夾層做肉墻保溫(崇禎八年遼陽知縣奏折提及)
飲火酒:蒸餾酒摻辣椒與砒霜,雖能短暫發熱但致盲率極高。</p>